• 64阅读
  • 0回复

一片肥沃的土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07
第8版(教育)
专栏:

  一片肥沃的土壤
  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陕西具备了民办高校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创办民办高校的几位校长不约而同地向记者说,他们的成功,在于对这些优势条件的敏锐认知和把握,有效地利用和开发。
  陕西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委和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在记者的面前,摆着一系列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教委关于民办高校的文件。1996年,在民办大学发展的关键时刻,省人大公布了《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从法的角度,对民办高校予以法律保障;陕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陕西省教委联合调查组对15所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内部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问题进行调查后写出了报告,陕西省人民政府及时做出《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办好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态度明确、可供操作的十条意见,涵盖了涉及陕西民办高校发展的各种问题。根据民办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陕西省教委、物价局、财政厅还联合制订了《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收费标准》,《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学生退学退费问题有关事项的补充通知》,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教委联合下发了《陕西省民办高等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这些文件,只是他们对陕西民办高校有力支持的一部分。他们阐发民办高校的意义,争得社会多方面和大多数人的理解;在创办者遇到困难时,他们给予鼓励打气;对涉及地方、部门的问题时,给予积极协调。有无领导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是关系到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的问题,有时关系到民办高校的命运。
  陕西普通高校多,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丰厚的高等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使民办高校受益匪浅,资源共享成为可能。陕西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和事业单位,因地址变迁,大量场地、设施闲置,为民办高校租用或买断提供了便利。
  陕西普通高校拥有教职工5.78万人,生师比为7□3,人才资源大有潜力可挖。普通高校有一批离退休的专家、教授、学者,还有大批科技人员。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离退休专业人员就有上万人。这就为民办高校招聘高素质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陕西地处我国东西部的接合部,为民办高校的校园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陕西近年发展较快的几所民办高校,一般都占地20万平方米以上,最大的已占地73万平方米。陕西与周边省、自治区相比,占有明显的教育和科技优势,对求学者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之陕西民办高校收费明显低于沿海等发达地区,每年学费、住宿费文理科学生平均4000元左右,不致给学生家长造成过重负担,保证了充足的生源,目前上述民办高校的外地生源达60%—70%。
  西安又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沉淀深厚,社会各界对兴教办学愿从人财物诸方面积极支持。随着经济体制的多元化,投资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许多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开始介入办学,支持办学,成为民办高校筹措资金、设施等的重要来源,办学者除自己投入外,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成为筹资的主要对象,保障了办学所需费用及时到位。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实行上学收费,二是毕业双向选择,国家不包分配,三是达到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进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使民办高校的外部竞争环境不断改善。陕西西安民办高校之间引进竞争机制,加强了互相学习、积极借鉴,从客观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推动了全省的民办高等教育不断走上新台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