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独立,和平,友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8
第3版()
专栏:

  独立,和平,友好
  中国佛教访缅代表团秘书长 赵朴初
当中国佛教访缅代表团将要由北京动身到缅甸去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举出华严经上善财童子南行求友的故事来祝愿我们成功。原来故事中的善财童子是一位圣者,为了广结善缘,他向南方旅行,参访了许多善友,听到了许多美妙的语言,增加了许多智慧和力量。我们对这位朋友的祝愿是没有怀疑的。因为我们完全了解我们所要带去的中国佛教徒和中国人民殷勤求友的心情,我们也完全相信我们所要去的地方,有许多许多善友在等待着。我们就这样向南方出发了。
一个月的见闻,不应该说少。我们在仰光观赏了“泼水节”,盛装的男女市民们兴高采烈地唱歌跳舞,淋漓尽致地互相泼水。我们登临了曼德勒山,瞻仰了明顿王的三藏石碑;我们在美丽的伊洛瓦底江上航行了四天;我们朝拜了几十处宝塔。九百年前统一全缅的安诺罗佗王父子所建造的瑞喜宫塔和阿难陀塔,经过最近修缮后,依然保持其庄严华丽的结构和雕饰,充分表达出古代缅甸人民的智慧和魄力。在蒲甘,现在还存留数千座宝塔,这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宝藏之一。在那里,各式各样的宝塔争奇斗异地到处耸立着。你不仅可以欣赏缅甸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和作风,看到印度形式的建筑和雕塑,而且还可以看到中国形式的塔像。当我们看到优波离戒坛的外貌和内部的塑像和壁画时,我们仿佛是在欣赏我国唐宋人的作品。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九百年前中缅两国文化交流的宝贵的物证。
我在这里不多谈缅甸的光辉的文化艺术,因为我的责任应当是首先向我国人民报道缅甸佛教徒和缅甸人民的思想和感情。
缅甸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容易知道的,那就是:民族独立、和平和国际友好。
仰光市中区有一条广阔的街道叫做宇维萨耶路,街心有一座很高的纪念碑,碑上立着一尊铜像,那便是宇维萨耶法师的像。宇维萨耶法师在一九三○年因宣传反对殖民主义被捕下狱,在狱中他拒绝穿着囚衣,坚持不改僧服,绝食抗议一百五十六天而死。他的死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愤,推进了缅甸僧俗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我们曾前往曼德勒的烈士岗献花致敬。那里埋葬着十七位烈士的忠骨,这十七位都是在一九三八年的一次反殖民主义示威中牺牲了生命的,其中有七位是僧人。
这不过是千千万万缅甸佛教徒和缅甸人民过去数十年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中的两个例子。我们这次在缅甸的活动,都是在宗教的场合,但我们很容易从缅甸人民的宗教感情中看出他们的民族感情,他们的热爱祖国的精神,他们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意志。这一切,对于一个曾经受过外国压迫的中国人来说,是非常令人同情而感动的。
缅甸人民爱祖国,缅甸人民也同样地爱和平。我不会忘记我的同伴德钦卢敏指给我看的在日本占领期间被炮火毁坏的佛像和高慕道塔上累累的机关枪弹的痕迹。这些往事,时时刻刻在提醒缅甸的佛教徒和缅甸人民致力于维护和平的事业。我们在缅甸各地的集会中讲话时,成百成千的温和的笑脸迎着我们;每当我们要求大家为和平事业共同努力,和祝愿缅甸人民、全世界人民和平幸福时,成百成千的人同声说着:“萨度、萨度、萨度”(意思是“善哉、善哉、善哉”)。每当我们讲完之后,我们总会听到群众的深沉恳挚的歌声,祝愿着两国人民的友好,祝愿着世界的和平,祝愿着代表团的一切善愿悉皆成就。
在全缅青年僧伽协会欢迎我们的会议上,协会的名誉主席和秘书长发表了主张和平、友好的热情恳切、感动全场的讲话。临走他们并赠送我们代表团一部巴利文藏经,每一本上面都贴着“巩固世界和平”的赠词。
我们亲身体会到,由于两国人民这种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中缅人民传统的友谊更加增进了。中缅两国不仅是紧密的邻邦,而且两国人民还有历史悠久的友好交往的关系。在中缅两国的佛教徒中间,很早就有了佛法传承的关系。公元五世纪中,从锡兰到缅甸去弘法的佛音尊者,就曾派遣他的弟子僧伽跋罗同时到中国来弘法,这说明我们两国佛教徒甚至在没有直接接触的时候便已经在佛法传承上有了关系。至于在人民中间,各地的侨胞向我们说,他们和缅甸人民相处得很好。吴努总理去机场送别的时候,向我们说:“在缅甸有许多国家的侨民,可是缅甸人民和中国侨民相处得最好。”这是确实的。自从去年中缅两国总理互相访问之后,我们间的友好加上了新的因素。两国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的声明,两国间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共同努力及其已经取得的成就,尤其最近亚非会议的成就,大大鼓舞了两国人民要求友好合作的愿望。我们在缅甸的一切见闻,证明缅甸人民对加强两国友好的心情,是和我们同样地殷切的。
代表团在缅甸各地,到处受到缅甸佛教徒和各界人民热情洋溢的欢迎,得到缅甸政府的殷勤招待和协助。吴努总理和缅甸联邦政府宗教事务部吴温部长以佛教徒身分亲自迎送代表团。代表团中的各位法师,所受到的敬礼更是隆重。
缅历元旦那天(四月十七日),我们在仰光的摩宁寺斋僧,八十三岁的摩宁长老自动地代我们邀请了其他八个大寺的长老来和我们相见,这八位长老都是全国知名的僧界领袖。摩宁长老的信徒们赠献我们代表团团长喜饶嘉错大师一把金色的伞,这是缅甸的大法师所用的伞。长老要求喜饶大师回国后,随处往来都用这把伞,以表达缅甸人民敬爱的诚意。他又拿着我们赠送的念珠说:“我每天用这串念珠,我每天忆念你们。”这是出自真诚的心的友好的语言。
代表团带了一份礼物赠献给缅甸佛教界,他们接受礼物的仪式是十分隆重的。隆重的仪式,表示着隆重的心意,表示着中缅两国的佛教界和两国人民深厚的友好关系。
但是,中缅两国佛教界之间和中缅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并不是没有人想要破坏的。缅甸的朋友们告诉我们,有一些在缅甸的外国分子,装着同情佛教的面孔,来到佛教徒的面前散播谣言,说什么中国已经“没有”佛教了,和尚被“驱逐”、被
“杀光”了,他们就这样地制造流言,企图利用宗教感情来在中缅人民之间制造隔阂和分裂。甚至当我们在缅甸期间,外国挑拨分子还在他们所雇用的报纸上发表消息,说什么西藏的喇嘛“不能安身”,“纷纷逃亡”,并且还登着照片。可是,我们代表团中有人认出来,照片当中一个穿喇嘛服装的人,原来是一个蒙古的喇嘛,他离开他的故国已有几十年,现在到美国去了。美国就拿着他的照片造谣,诬蔑我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事实上,我们代表团团长喜饶嘉错大师就是藏族的喇嘛,团员之一的噶喇藏活佛是蒙族的喇嘛。缅甸人民纷纷告诉我们,这几年来他们所听到的关于这一类的种种消息,现在被事实证明完全是谣言。可是,我们两国佛教徒还得要保持警惕,不让任何人破坏我们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团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