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全国一盘棋:城市交通如何管——中国交警进行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新模式探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2
第10版(立法与执法)
专栏:

  全国一盘棋:城市交通如何管
  ——中国交警进行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新模式探索
  横穿马路的中、小学生,只须轻轻触摸一下按钮,就能让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灯“乖乖”地变成红灯,然后孩子们可以挺起胸膛,放心大胆地排队穿越马路——这幅无数家长做梦也不敢想象的场景,在江苏省南京市已经成为现实。
  行人过街触摸灯,仅仅是近年来中国交警在探索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新模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小亮点。1995年以来,各地在深入学习济南交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摸索出许多交通管理新思路,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交通管理先进典型,呈现出一幅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喜人景象。
  公安部部长助理杨焕宁日前说,一个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交通资源综合状况、交通管理水平的高低和全体交通参与者的状况。中国交管工作正在向一个更高的目标攀登——“通过运用交通工程理论,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整个城市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力求上升到科学和理性的高度。”
  北京严管“中华第一街”
  望京
  “严管街”是“畅通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交管工作中的一个创举和一次突破,但是它的目的和作用却是大多数公众所不了解的。
  公安部部长助理杨焕宁说:“交通管理部门顺应时代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品街。让所有的交通参与者,走在这样的街道上,就等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交通知识教育。”
  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已经拿出一整套详细的方案,并承诺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全面提高长安街的交通秩序环境,力争使“中华第一街”成为全国交通管理最高水平的街道之一。
  根据长安街交通管理实际需要,高峰时将保证全线42处岗位、42名警力到位,平峰时段要保证22名警力到位。白天(早7时到晚8时)接警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现场,其它时段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
  公安部交管局局长孟宏伟说,“严管街”是示范点。它的标准要高,要有超前意识。在经济、人力、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要力求达到最高管理水平。要用城市中最大街道或闹市街作为“严管街”,交警执法形象要好,这样才能起到宣传示范的效果。但是“严管街”不宜过多,因为目前全国还没有一条“严管街”达到公安部最初设想中的最高标准。
  宁波从特权车开刀
  甬江
  有专家认为:保证道路交通的运行效率不能不考虑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法律意识问题。能够在当前工作中迅速见效的做法是牵住“牛鼻子”,即首先拿出得力措施,解决一些突出影响交通的特殊群体问题,如学生、军车、公交车以及一些特权车的违章问题。
  浙江省宁波市的做法是首先从“特权车”开刀。按照过去的惯例,为支持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宁波市交管部门曾经发放了一些“特许通行证”,持证车辆拥有单线行驶、逆向行驶、在市区道路临时停车等诸多“特权”。有一段时期,全市拥有“特许通行证”的车辆达6000辆。这些“特权车”为贪图方便,时常违章行驶,给交通管理带来很大不便,引起普通市民的很多怨言。
  今年年初,宁波市委书记黄兴国提议取消党政机关“特许通行证”,并要求持有浙警、浙O警用牌照的车辆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也必须严格执行交通规则。此举得到市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社会车辆驾驶员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也大大促进了宁波市交通秩序的好转。
  南宁电子警察显威力
  志平
  今年2月26日,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联合发起的“畅通工程”在全国36个大城市和部分中小城市同时启动。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孟宏伟说:“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化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靠手工式的、人海战术式的交通管理模式已经不行了。畅通工程的本质,就是主要依靠这个载体,通过几年的突击,初步实现中国城市交通管理由主要靠人力、经验的粗放式管理向科学、技术的现代管理转变。”
  科技强警的浪潮不仅在东部发达地区汹涌澎湃,在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交通管理者也正努力依靠高新科技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控制、疏导、指挥于一体的交通管理现代化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实现了用计算机监控、调度全市主要路口交通。
  据悉,南宁市交管部门对市区内的主要路口安装了“电子警察”,对27个主要路口实行电视监控。1999年,全市的“电子警察”共查获路口违章者2000多名,警方依法给予处罚,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反响,有效地遏制了交通违章行为。
  沈阳立法以利民
  张玮萍
  从长远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全体交通参与者的素质才是实现交通畅通最重要的环节,也是畅通工程最终的治本措施。在这方面,辽宁省沈阳市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据介绍,沈阳市近几年先后颁布了非机动车管理、摩托车管理、交通流量调整、车种优化等行政规章8部,通告24部。特别是1998年,颁布了《沈阳市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把城市交通法规从行政规章上升为地方专门法规,此举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开了先河。
  1997年,沈阳市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市民进行了集中训练,组织全市533万人参加了考试,占全市人口总数的80%。针对不同人群,沈阳市还把交通法规归纳为《市民交通行为规范》、《乡镇村民交通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交通行为规范》,印制了210万份,发至机关、企业、学校、村屯和每个家庭,确保教育训练的责任、人数、内容和效果的“四落实”。
  南京科学利用交通资源
  王京
  江苏省南京市拥有500多万人口,30万辆机动车和200万辆非机动车。1994年,南京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仅为4.7平方米,远远低于大、中城市人均应拥有道路面积7平方米的标准,全市80%的路口经常出现饱和、堵塞现象。
  但是,短短的三五年后的今天,南京却基本做到交通堵塞少,行人违章少,事故下降,市民满意。
  更令人奇怪的是:南京市的任何一个街头,不仅没有各地常见的带红袖章、一见红灯就“嘟嘟”地吹响口哨,挥着小旗拦住行人和自行车的“发挥余热”的老人们,甚至连交通岗亭的踪影也难寻觅。只是偶尔才能发现一两个肩上插着对讲机的交警骑着摩托一闪而过。
  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胡小翔把这个巨变首先归功于南京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他说:“南京市委、市政府把建设交通秩序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切入口,使交通管理由原来的部门职责上升为政府行为。也就是说,变过去由公安交管一个部门管理交通,为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整治,这使得南京交管工作迈上新台阶成为可能。”
  ——自1996年以来,全市每年投资60多亿元人民币,新建、修建道路基础设施,使人均占有道路面积由1994年的4.7平方米增加到1999年的8.2平方米,为解决交通拥堵奠定了基础。
  ——3年多来,南京市先后出台了30多个大项200多个子项的治理措施。如创建14条全天无机动车占道停放,非机动车在人行道上规范摆放的景观道路;调整全市长途客运站点和部分公交路线,将750辆中巴车退出一类道路行驶等。
  胡小翔说,这些大破大立、全力支持交管工作的大手笔,体现出城市管理者的魄力、决心和管理理念。相比之下,那些传统的通过增派警力、严查重罚来解决堵塞的做法,就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了。
  下图:严格的交通管理已使南京市民养成了良好的交通习惯。
  上海四通八达的城市立交桥。陈富荣摄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