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咸阳“牌子”分量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3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特稿

  咸阳“牌子”分量重
  本报记者 唐维红
  地处关中腹地的陕西省咸阳市,先后为周、秦、汉、唐等11个朝代的都城或京畿重地,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如今,这块曾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土地,更焕发出勃勃生机。
  改革开放以来,咸阳人民重振秦汉雄风,开拓进取,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全国中等明星城市、全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双拥模范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树行业新风方面,咸阳市更是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的牌子在咸阳人的心目中,分量很重很重。
  1991年,咸阳市率先在公安、商业、交通、卫生、工商、税务、粮食、邮电、旅游、文化、城建等11个系统中,开展了“创佳、评优、评差”活动,抓两头带中间,在全市范围内掀起强化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搞好优质服务,塑造良好形象,建设文明单位的热潮。
  活动中,他们对创建工作水平明显下降的单位坚决摘牌。全市有全国、省、市、县四级文明单位3764个,其中182个文明单位由于创建工作不力被摘牌。先后有652名创佳单位的领导被提拔到重要岗位任职,有59名评差单位领导被调整。全市每半年都要召开一次“转差会”,邀请评差单位负责人及上级部门领导参加,制定改正措施和方案。曾连续两年创建工作“评差”的市广电局和市旅游局,因整改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去年底已被评为“创佳”单位。
  10年来,该活动已成为咸阳市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重头戏,基本实现了从“可有可无”到“必不可少”,从“时松时紧”到“常抓不懈”,从“空泛议论”到“真抓实干”的转变。全市参加“创选评”活动已由原来的市属11个局委发展为34个局委、系统。
  如今,咸阳市又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在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城管干部、工商干部、税务干部、交通民警、出租车司机等十个方面开展“争创十佳”竞赛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创建内容。
  行业作风是一个单位、一个行业面貌的综全反映。它不仅涉及职工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法制观念,而且还涉及单位的业务指导思想、管理水平、制度建设和社会综合经济发展水平。
  1995年11月4日,咸阳供电局所属市区电力局保线站职工,在处理一起违章用电问题时,与用户发生争吵冲突,在请求咸阳市文汇路派出所协助处理时,又与派出所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电站职工一气之下,停了派出所的电。此事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影响。当年,市区电力局被咸阳市政府评为“创选评”活动最差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奖牌被撤掉。
  此事在市区供电局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供电局以此事为契机,在全局开展了“假如我是一个用户”大讨论,引导职工树立“人民电业为人民”和“用户至上,服务第一”思想,并整章建制,制定了严格的工作纪律和供电职工行为规范。
  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咸阳供电局还专门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营业大厅实行“首席代表负责制”,大厅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对外公布营业时间和检修电话,设立客户代表,实行昼夜值班。与此同时,该局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在电网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实施农网建设改造工程,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用户办实事、办好事。
  在1999年全市开展的“千份问卷万人评”活动中,客户对供电局的行业作风、服务满意率为96%。咸阳供电局还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1999年度“文明单位标兵”和“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荣誉称号。
  公安系统是咸阳市最早参加“创选评”竞赛活动的。近10年来,全市涌现出全国优秀公安局2个、全国优秀民警14个、全省优秀公安局4个,秦都交警大队一中队和渭城交警大队一中队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咸阳国税局在“创选评”活动中,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加强税收管理入手,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渠道,使纳税人和国家双受益。
  近年来,咸阳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中共咸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堂堂介绍说:“外商来咸阳投资,关心的是效益和回报;担心的是环境。咸阳市就把软环境的改善当成大事来抓,使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其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创选评’活动,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安排、同步落实、同步检查,是环境得以不断改善的根本原因。”
  “创选评”活动在咸阳已成为各单位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动力。用咸阳市委书记谈俊琪的话说,“创选评”工作是把两个文明建设落到基层、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压题照片:咸阳市街心绿化带。(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