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地方工业怎样为农村经济服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9
第2版()
专栏:

  地方工业怎样为农村经济服务
  中共河北省委工业部部长 胡开明
河北省的地方工业,几年来,给农民供应了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完成了农副产品的加工任务,支持了农业生产和互助合作运动。但是在执行地方工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针上,走了一些弯路。在一九五二年以前,曾不顾农民实际需要,过多地制造了水车、步犁、喷雾器等农具,造成了大量的积压。这一偏向纠正后,又产生了把许多生产农具的工厂改产了别种产品,以致地方工业供应农村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缩小。一九五二年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占全省工业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六点五八,一九五三年降为百分之六点四八,一九五四年又降为百分之五点零九。显然,这种情况和中央的方针是不相符合的,和日益发展的农村经济也是不相适应的。
现在,河北省在贯彻地方工业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针中所存在的缺点已开始克服,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不调查研究当地农民的需要,关门生产。许多企业墨守成规,品种很少,样式陈旧。有些企业虽然积极制造新产品,但缺乏调查研究,不适合农民需要,推销不了。有些企业单纯追求产值,不管群众需要,只顾生产价值大的产品。去年有些地区遭受了水灾,农民迫切需要小铁锅以节省燃料,但许多工厂为了追求产值,仍大量铸造大锅,结果销不出去;去年全省仅工业厅系统即积压了铁锅三十多万口。还有些工厂,只顾生产方便,不顾当地群众生活的需要。如生产的袜子大多是大号的,有些妇女买不到适用的袜子;绒衣多是套头的,不适合农民的习惯。
二、许多机械铁器工厂普遍是只生产,不修配;或者只生产成品,不生产零件。有些工厂虽然生产零件,但规格也多不一致。农民买来的农具只要坏了一个零件,就得运到很远的地方去修配,很不方便。因而有些农民的农具坏了,宁可搁置起来,也不愿去修理,许多步犁就这样变成了“挂犁”,水车变成了“睡车”。有些地方由于修配厂过少,农民不得不排队去修配农具。
三、产品质量低,价格高。今年二月份河南省向沧县铁工厂订了购买三百台铡草机的合同,一百台使用不久就坏了,其余二百台都退了回来。石家庄搪瓷厂的口杯,很容易裂纹和掉瓷,群众把这个厂称做“掉瓷厂”。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还有伪装造假的行为,以次货冒充好货,欺骗农民。如沧县铁工厂曾把木架已断的切片机用钉钉住,抹上油泥,冒充好货卖出。有许多产品价格过高,农民不愿买。价格高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成本太高,一部分是由于利润偏高。
此外,工业部门缺少必要的技术传授工作,农民买了去不会用,也使一些新式农具不易推广。
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河北省地方工业不能跟农村经济密切结合,不能更好地支持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在某些方面甚至影响了工农联盟。例如去年天津专区胜芳铁工厂附近的灾区农民,几次要求他们生产防洪、抢种和副业生产所需的工具,但他们始终不肯生产。今年这个厂派人下乡访问,召开座谈会,大讲工农联盟,开始来人很多,后来一听说是胜芳铁工厂,群众纷纷散去,只剩下几个老头给这个厂提意见说:要什么不给什么,咱们这个盟不好联。这是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
由于没有很好地跟农村经济密切结合,地方工业供、产、销不平衡的情况日益严重。据河北省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厂矿一九五四年的不完整统计,由于不适合农民需要和质量过低而积压的产品,总值达一千多万元。有的机械铁器业已频于停工关厂的危险境地。还有些工业领导机关和厂矿企业,不注意同农村经济密切结合,盲目追求发展速度,盲目生产以城市和外销为对象的产品,结果不是没有销路就是原料供应不足,只好减产停产。
河北省地方工业中的国营和合作社营企业,多半是从敌伪手里接收过来的工厂,还有的原是我们的机关生产,这些生产单位,在生产组织技术、设备、工艺程序等方面,多不是按着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组织的。几年来,这些企业虽也进行了一些改组和改革,但因方针不明确,经验缺乏,加之受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大工业的发展的刺激,在改造中有很大的盲目性。有些工业企业领导人员不了解工农业的正确关系,也没有看到解放以来,特别是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开展以后,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上所发生的新变化,认为在经济建设时期工业的发展速度既要超过农业,就盲目地认为地方工业为基本建设和大工业加工的出路大,面向农村的出路小。跟这些思想紧密联系的,还有许多企业的领导干部存在单纯追求产值和利润的资本主义经营思想,只想作大批的整活,不愿作小批的零活;只想作产值大利润高的活,不愿作产值小利润低的活;只想作现成活,出旧产品,不想创制新产品,嫌麻烦、怕困难等等。这些就是长期地忽视为农村经济服务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贯彻地方工业为农村经济服务并跟农村经济密切结合的方针,首先就必须使各级领导人员认识:地方工业的任务虽是多方面的,但其最主要的任务则是满足当地人民的需要,尤其是扶植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地方工业的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在全国计划平衡的基础上,基本上都要从当地求得解决,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来确定地方工业的生产和建设计划。只有这样,地方工业的发展才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事实上,已有不少地方工业企业由于生产方针正确,已根本改变了“吃不饱”的状况。如沧县专区的三个铁工厂,今年二月深入农村访问,同十一个县订立了合同和协议,承制了铡草机、铁锨、铁锅和其他农具近万件。石家庄专区的藁城铁工厂,只有十七、八个工人,既生产又修配,适合农民的要求,去年生产任务很多,获利一万二千元。这些事实有力地说明了地方工业面向农村是有广阔前途的。
其次,要做好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按照农民需要确定生产对象和产品的规格、质量和数量,克服关门生产的现象。但调查农村需要和制造新产品的工作,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要跟供销、农业等有关部门取得密切联系,以防片面性和重复调查现象的发生。在掌握了农村需要之后,还要按产品分类,在全国平衡的基础上谋求地区平衡,并根据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方针,对各种经济类型的企业统一分配任务,避免各厂盲目生产同一产品或都不生产某一产品,造成供产销不平衡的现象。
第三、要本着尽量利用现有设备的精神,根据当地需要,有计划地、适当地改组或改革一些不合理的现有企业,使之符合于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要求。
第四、要有计划地组织农具修配网,解决农民修配农具的困难。组织修配网要有统一的筹划,按照各经济类型的组织和技术特点,从产品和地区上适当分工。在这方面,应充分发挥手工业合作社和个体手工业的作用,地方国营工业则在技术上给以指导和协助。
第五、要切实加强企业管理,加强技术工作,改善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供应农民以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工业部门还应主动地协助农业技术部门做好技术传授工作,以便农民掌握新式农具的性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