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新办法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3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新办法从哪里来
  邵景均
  新问题层出不穷,是我们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在世界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在进行伟大社会变革的历史转折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问题是前进的障碍,而解决新问题则是我们前进的起点和动力。解决新问题的核心,是找到管用的新办法。新办法是开山的利斧、过河的桥梁。老办法只能解决相对应的老问题,而“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
  那么,管用的新办法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从根本上说,是从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中来的。人们知道,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影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就是农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近些年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抓大放小”、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等许多新办法,也是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实践出真知,创造出办法。“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今天,要寻找新办法,绝对不能忘记这个基本观点。
  承认实践的观点,承认新办法来自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就要深入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应当指出,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愿意到群众的社会实践中去调查研究,有的整天蹲在办公室,冥思苦想,“闭门造车”;有的泡在会议上,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这样能想出什么好点子?领导干部当然有经验、智慧和创造力,但是,第一,领导干部的经验和智慧只有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第二,比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无限创造力,领导干部的创造力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才有可能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
  新办法来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路线。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表现的方式各有不同。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怎样总结和提炼出管用的新办法来?这就要看领导者坚持的是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实际奉行的是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包产到户”发展而来的。而“包产到户”早在六十年代就出现了,但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党通过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和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路线,其价值才得到正确认识,作用才得以充分发挥。这说明,领导者只有坚持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正确的路线,才能正确判别实际做法的社会价值,进而总结、提炼和推广那些能够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
  新办法的本质是创造,前提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办法,取得一项又一项新成就,无不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如果说今天还有一些难题久攻不下,找不到有效的办法,那么就应该查一查,我们的思想是否受到了某种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思想不解放,新办法就产生不出来。
  寻找新办法的过程,就是解剖、认识新问题的过程。为了打造出适用的钥匙,就要对锁的内部结构和性能有透彻的了解。同样,要找到能够经济、便捷、有效地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也必须对问题的自身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需要深入到新问题的实际中去,学会“解剖麻雀”,对问题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研究。只要把情况吃透了,思想解放了,总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