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4阅读
  • 0回复

错了一个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9
第2版()
专栏:

  错了一个字
  韩国柱
一九五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在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基本建设处处长办公室内开了一个会,讨论在洪水期以前结束水害工程的施工问题。当讨论到滨州线某一段路基坡面打桩防护工程时,工程处柳副处长对基本建设处长说:“这个工程超过原投资额近六倍,你可得把钱准备好啊!”听见这话,工务处的苗科长怀疑起来。他说:“预算怎么会超出这样多呢?”他赶紧翻开向设计部门提出的设计任务书一看,才吃惊道:“呀!我们并没有准备在‘滨州’线修防护工程啊,我们的设计任务书是提的‘滨江’线哪!”这个错误发现了,但是,可惜时间已经迟了,因为设计部门已经根据局长命令,将“滨州”线的全部工程设计出来,各级领导部门也已批准,工程部门差不多已申请了需用的全部材料,现在就等施工了。
这个发现,给顺利进行的会议泼了一盆冷水。沉默了一阵以后,热烈的争论爆发了。设计部门的同志说:“我是根据管理局确定的工程件名表设计的。”工务部门的同志说:“可是,我给设计部门提的是‘滨江’线,而不是‘滨州’线呀!”计划部门的同志又以有工务处长签字的修正计划是“滨州”线为根据,证明确是“滨州”线而不是“滨江”线。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工务处提给计划处的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计划中,有一项是“滨江”线的防洪工程,投资额为一万七千四百元。但是在发往各有关委托、设计和施工单位的件名表上,却变成了“滨州”线。据说这是在打字时,将“滨江”错打成“滨州”的缘故。但这只不过是“据说”而已,当时究竟怎么错的,谁也说不清了。件名表发出后,委托单位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去年年底进行工程排队时,工务处还把“滨州”这项工程列入了一等工程,决定要紧急进行设计。计划处把一九五五年基本建设计划呈报铁道部批准定案之前,曾通知各主管处考虑一下是否还有修改。工务处计划股的同志图省事,把原来的件名表照抄一份当作修正后的计划送了上去,工务处的负责同志和总工程师也照样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把文件送走了。还不只此,这件事情和全部基本建设工程一起,在铁路管理局苏副局长那里研究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发现这个错误,甚至最后以管理局长的命令颁布的一九五五年度基本建设暂行计划中仍然写的是“滨州”线。
既然大局已定,“滨州”线又是防洪的紧急工程,当然得赶在洪水期之前竣工。于是设计部门马上派出一组调查测量人员,到现场进行了三十七天的测量,并且会同当地工务段作了勘测记录,指定了专人从三月初开始设计。
设计刚开始的时候,设计部门接到了工务部门的设计任务书。在这个任务书上提的是“滨江”线,同计划处以局长命令颁布的工程件名表中的“滨州”线不一样。设计部门技术科的同志看了后,认为:“‘滨州’线的计划基本建设处都批准了,现在已着手设计,想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把这份计划任务书发给主管设计科去了。这个科的科长倒看得比较认真,发现两个件名的地点不同,当即和计划部门联系,计划处的同志又去问工务处,得到的答复仍是
“滨州”线没错。于是主管设计科科长放了心,设计工作照常地进行下去。经过辛勤的劳动,到四月九日,这个设计任务胜利地完成了。但是,看一下设计总预算时,会使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计划投资额是一万七千四百元,现在的预算却是十一万元,超过原计划近六倍。照理,设计师们应该引起怀疑了,可是,他们非但没有从预算额相差这样悬殊上发现问题,相反,却认为设计这一工程,原来估计要十七万元,现在只用十一万元,是最经济的了。
这个错误就是这样地经过一系列的局长研究、工程排队,工程评级、蓝图汇签和批准……在大大小小的官僚主义者和疏忽大意的人庇护下,安全地走过了许多路程。幸亏在最后一个关头——动手施工之前,被发现制止了。否则,为此影响了防洪工程,不知在洪水期间将会给国家造成多大的损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