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情迷棋局 终身受益——访热心推广国际象棋的陈振南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5
第4版(体育)
专栏:

  情迷棋局 终身受益
  ——访热心推广国际象棋的陈振南先生
  本报记者 李中文
  在中国国际象棋界,只要提及陈振南这个名字,人们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的确,在中国国际象棋运动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中,陈振南先生的功绩是值得记上一笔的。
  陈振南先生祖籍福建,出生于马来西亚,靠艰难创业而成为马来西亚数得上的实业家。1974年,时任马来西亚国际象棋协会主席的陈振南先生在亚洲国家棋协主席会议期间,力主在亚洲实施“大龙计划”。即在亚洲先选准一个国家,大家协同帮助它,让它的国际象棋水平率先突破,随后再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而这个最终被选中的国家就是中国。1975年,又是在陈振南先生等有识之士的积极建议下,国际棋联接纳中国国际象棋协会为会员单位,这为中国的国际象棋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后,曾担任过国际棋联副主席的陈振南先生多次出资组织中国棋手同欧洲棋手对抗,并出资在中国搞了北京国际象棋公开赛和“陈振南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邀请赛。
  日前,陈振南先生专程来北京看望前来参加第六届“陈振南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赛的棋手,记者在华园饭店采访了他。
  谈及中国国际象棋的现状,陈振南先生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并提了三个希望。陈先生的三个“没想到”是:第一,没想到这么快就在中国办成了高等级赛事;第二,没想到这么快就有6名中国男棋手的等级分超过2600分;第三,没想到中国国际象棋的发展形势这么好。而陈振南先生的三个希望则是:第一,希望年轻棋手飞速成长;第二,希望更多的棋手能够在大赛中发挥出水平;第三,希望传媒更多地宣传国际象棋。
  帮助年轻棋手获得更大的发展,一直是陈振南先生多年来努力在做的一件事。他认为,中国的6名等级分在2600分以上的男棋手,已经能独立了。目前的迫切任务是培养年轻的棋手。为此,陈先生决定明年将“陈振南杯”赛事办成系列赛事。A组赛事,稳步办成17级,邀请如阿南德、肖特、德里也夫这样的棋手参赛;B组比赛也准备办成特级大师赛。但这个比赛的10个名额这样分配:请3个不在第一线的老特级大师,再请来自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新加坡等国的4名棋手,剩下的3个参赛名额属于3名中国年轻棋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年轻棋手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而C组赛事则着眼于为更年轻的棋手成为国际大师创造条件。此外,如果一切顺利,陈先生还准备在明后年搞大规模的快棋赛,请外国人边旅游、边下棋。
  除了举办正规的国际赛事,陈振南先生还有培养少年棋手的计划。他的想法是先办一些适合少年参加的比赛,为小棋手提高棋艺水平创造条件。之所以这么卖力推广国际象棋运动,是因为在陈先生心中,国际象棋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说:“买一副棋只需几十元,却可以受益终生。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呀。我多么希望年轻人能将精力投入到下棋上,少蹦蹦迪、少唱唱卡拉OK。因为下棋对开发智力,对今后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