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读《节日与生存》想到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5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读《节日与生存》想到的
  何西来
  白族女作家景宜新出的长篇报告文学《节日与生存》,是写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的,写法很奇特。整部作品的叙事结构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特别是以在这个节日表演的大型文化艺术歌舞节目《东巴魂》为经线,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梦想,人物与传奇,智慧与坚韧,神话与经典等等举凡与文化相关的内容,都织锦似的穿插进来,组成绚丽多彩的画面。作者的叙述语言,轻灵细腻而又抒情,起承转换处有诗性的跳跃,也常见影视镜头语言的借用,故整体上摇曳多姿,读起来无沉闷之感。
  任何民族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实践的精神升华,都是经过世世代代的累积、汰洗、承传,而后成为传统的。虽然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民族成员都是本民族文化创造的参与者,但是只有那些具有更广博的知识,更开阔的视野,从而具备更强的思考能力的知识者,文化人,或少数圣哲,才是这种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以纳西族而论,东巴,就是“智者”的意思,东巴文化就主要是由东巴们一代一代地积累、阐释、丰富而加以承传的。正因为东巴文化的这一特点,景宜在作品中,始终把纳西族的当代文化代表人物,放在她的聚焦点上。
  在《节日与生存》里,景宜写到的纳西族当代文化精英人数很多,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有四位:音乐奇才宣科,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的馆长李锡,八一电影厂的纳西族美术师张春和以及白庚胜。
  如果细读《节日与生存》,反复玩味,就不难发现,景宜实际上是把白庚胜作为一位纳西族的现代智者来写的。这不仅因为白庚胜是“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的总策划,而且因为他是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和扎实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基础的学者。他在综合与继承前辈中外学者研究东巴文化的成果的基础上,对东巴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现代阐释,而东巴文化节的创意与策划,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并付诸实施的。这个节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东巴文化发展中的一个有标志性的事件,一次重要的转折。德高望重的老东巴习阿牛,按照东巴经典的思路与规范,为白庚胜举行了古老的传统“加威灵”仪式,求众神降威灵给这个年轻的学者,并且授他以“阿明东白”的法号。这就把白庚胜推到了丁巴罗什和阿明罗什之后第三位智者和哲人的位置。从习阿牛等老东巴们的心目中,我们看出了纳西民族对他们新一代智者、新一代文化精英和代表人物的信任、热爱和所寄予的殷切期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