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西土如梦也如金——迪庆香格里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5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大地之子征文

  西土如梦也如金
  ——迪庆香格里拉
  汤世杰
  对于非西部的人来说,西部自古都充满梦幻。云南就有过许多不同的称呼,从“瘴疠之区”、“蛮荒之地”,到“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再到“彩云之南”,无不透出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们对它的不同估价。但我更喜欢“梦幻云南”这个名字。
  然而,西部自身也有梦幻!如梦如幻的云南,就孕育、催生着人们心中的梦幻。这梦幻一经点化,便可成金。我所知道的迪庆香格里拉的故事,就是一例。如今由昆明经大理、丽江至迪庆香格里拉,已是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十二条黄金旅游线之一。几年前默默无闻的迪庆,因“迪庆香格里拉”而声名鹊起,而迪庆香格里拉的寻访与认证,正是源于某种梦幻。
  香格里拉,先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梦幻。从1933年其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世界性的香格里拉寻访热一直历久不衰。九十年代中期,那股寻访之风吹进中国。1995年春天,昆明年轻的旅游工作者孙炯在北京参加全国优秀导游员考评,一道试题指出,“香格里拉”这一英语词汇的真正源头,出自中国西南某一地区的藏族方言。孙炯于是有梦了:“香格里拉”会不会就在云南藏区?1996年春节,孙炯带着那个梦到中甸考察,于大年初三晚遇到时任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的格桑顿珠,简截地介绍了他的思考。格桑顿珠听后强忍住兴奋,请孙炯第二天一早到他家详谈。不久,一个来自新加坡的考察团应邀到迪庆考察,跟着,格桑顿珠与孙炯又率团前往新加坡宣传迪庆香格里拉。回来后,格桑顿珠立即向云南省政府有关领导汇报,省政府迅即决定成立“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旅游开发工程课题组”,组织众多专家、学者,于1996年10月开始在云南寻找香格里拉。1997年9月14日下午,云南省政府与迪庆州政府在中甸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告“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关注,海内外几十家媒体迅速对此作了报道。如果说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世界性的“香格里拉”寻访热寄托了人类对“世外桃源”美好生活的千古憧憬,表达了人类社会崇尚真善美的共同愿望,并在一个崭新的层面上,道出了人类对于大地的崇敬与膜拜,那么,迪庆香格里拉的发现和确认,无疑是对整个进步人类的深深告慰。
  据现任云南省民委主任的格桑顿珠回忆,初闻孙炯的介绍,他整整想了一夜。“迪庆”这个名字,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第一任州长松谋活佛取的,在藏语中,“迪庆”与“香格里拉”、“世外桃源”实为一体———在中国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英大辞典》上,“迪庆”一语的注释明确写道:迪庆,即香格里拉(Sangri-la)。格桑顿珠那时立即意识到,一个与由他代表迪庆州提出的“把迪庆建成中国最好的藏区之一”这一目标相关联的重大事件,正在发生。早在1994年,格桑顿珠就有了那个思路,随后他多次阐述过他的想法,得到云南省负责同志的首肯。在那之前三个月的1995年11月,他那篇近六千字的论文《把迪庆建成全国最好的藏区之一》刚刚发表,那正是一个有关迪庆藏区的梦。在坚信“知名度也是生产力”的格桑顿珠看来,孙炯的思考恰恰在这时出现,意味着迪庆真要起飞了,“香格里拉”正是为古老的迪庆插上的一双美丽而矫健的翅膀。
  格桑顿珠是有梦的。在1991年,他就提出应修建迪庆机场,未获批准。人说迪庆连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侈谈什么机场?格桑顿珠并不灰心,坚信迪庆不能循着人家走过的路亦步亦趋,必须顺应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有超前意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那段时间和随后的几年里,他一直抓住迪庆机场建设这件事不放。人说迪庆落后,他说正因为落后才应该加快发展。人说迪庆藏区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他说发展、建设才是稳定的基础,而藏区的发展必须改“输血”为“造血”,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起,以增强迪庆自身的发展能力。他和迪庆州计委主任李承宗数次到省里,上北京,以他们的坚韧不拔和聪明才智,找有关部门磨嘴皮,讲道理,一个个地盖章、签字。就在启动寻访迪庆香格里拉的同时,迪庆机场的建设终获批准,并于1999年5月正式建成通航。这就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为迪庆藏区的发展多赢得了几年宝贵的时间,为从根本上改变迪庆落后的“木头财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找到了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规模化的替代产业———旅游业。仅1999年,迪庆香格里拉的旅游人次就达一百八十万,旅游总收入达三四亿元。
  格桑顿珠对迪庆藏区的种种梦想,缘于那片土地,最后也落实在那片土地,就像从那片土地升腾而上的云霓,最终要化成雨水滋润那片土地一样。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敢想、会想,就是要善于从自身的经历中,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去吸取智慧和力量。格桑顿珠是这样,为迪庆香格里拉的开发作出了贡献的中甸县委书记齐扎拉以及迪庆的许多干部也是这样。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意识到,对像迪庆这样属于中国西部的落后地区,必须采取开发、建设的积极态度,不能靠,不能等,要开动脑筋去想,鼓足劲头去做。他们的思考是朴素的,却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不谋而合。而孙炯作为一个外来的旅游工作者,或许当初只是为了发现一条新的旅游线路;但此后,当迪庆、中甸在发展中真实地感到了人才的匮乏时,他放弃了出国工作的机会,决然到中甸任负责旅游工作的副县长已两年有余。美丽的迪庆香格里拉之梦,正是在格桑顿珠、齐扎拉、孙炯这样一批人的推动下,在云南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最终成了现实。
  尽管迪庆香格里拉最初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开始运作的,但迪庆藏区的人们要把自己的家乡建成名副其实的香格里拉的意愿,却是坚决的,令人感动的。不要小看了这一寻找与认定,也别小看了“香格里拉”在作为一个文化品牌之外的神奇功能。香格里拉原本就是藏民族传说中的“理想之国”,迪庆高原的有识之士,不过是借助那个传说,在对它进行了现代改造后,以之作为一种形象的目标,用以建设他们自己的理想家园。也许现在,迪庆还与梦幻中的“香格里拉”并不完全相符,但他们的努力,正是要建设一个真正的“香格里拉”。我深信,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达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