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阅读
  • 0回复

辽宁陶瓷二厂积压大量资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5-29
第6版()
专栏:

  辽宁陶瓷二厂积压大量资金编辑同志:
一九五五年二月间,辽宁省陶瓷二厂的抽泥机上需要添置一批拉杆(拉杆是铜制的,添置拉杆就得买铜棒)。某车间铁工部提出了一个需用计划;计划写着:需用铜棒的规格是六——一五公厘,需用量是五百市斤。当这个计划送到动力科审核的时候,动力科却把需用六——一五公厘的规格变为没有规格,把五百市斤改为五百公斤。然后就送到供销科去了。供销科为了使这件工作更“细致”一些,特地派人到需用车间打听铜棒规格,并且按照车间的意见把规格填上。可是他们对采购数量却作了
“宽打窄用”的打算,他们认为这种物资一向是不好调拨的,既然买一次就多买点,省得下次麻烦。于是把五百公斤加上一倍变成一千公斤。二月末,大批铜棒到厂,规格呢?完全是六公厘。本来,制造拉杆的铜棒规格很复杂,现在只有一种规格,当然用处不大。这样,积压了国家资金五千三百三十一元。
这个厂积压国家资金的事情不只这一件,据我们了解目前积压的水箱就有一千九百八十七个。当编制一九五四年生产计划的时候,仓库内已经积压了六千零一十个水箱,然而供销科长张海涛的思想上“好像”记得一九五三年的第三季度里水箱是脱销的。于是,就确定一九五四年生产水箱一万五千个。一九五四年第一季度,水箱的销售状况不好,厂里的资金有些周转不灵了,有人提出了停止生产的建议。但是张海涛却不听取这个意见,直到确实销不出去了,才在七月份被逼停止生产。由于资金的积压和产品滞销,光付给银行信贷利息就多花费了六千二百六十八元。
当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时候,资金对我们国家来说是多么珍贵!辽宁省陶瓷二厂这种对待和运用国家资金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应当迅速纠正。
辽宁省财政厅 谢哲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