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欧盟东扩路崎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7-1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欧盟东扩路崎岖
  本报记者 唐进修
  欧盟15国外长与申请加入欧盟的12国外长日前聚会卢森堡,就入盟问题进行谈判。这是欧盟东扩进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但会上出现的欧盟成员国与申请入盟国家之间的分歧表明,谈判是艰难的,欧盟东扩之路将是不平坦的。
  谈判双方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入盟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要不要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表。欧盟原来有一个从2002年底开始接纳新成员的时间表,可是,此次会议上,欧盟委员会负责扩大事务的委员费尔霍伊根宣布,接纳新成员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接纳一个。他认为最快也要到2005年才会接纳第一批新成员。而申请国则认为,入盟谈判可以在2001年底完成,欧盟应信守诺言,从2003年初开始接纳新成员。
  关于入盟速度的争论由来已久。从表面看只是快一点或者慢一点之争,然而,速度问题牵涉到欧盟内部及欧盟成员国与申请国之间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再分配。
  首先是改革和扩大的矛盾。长期以来,欧盟内部有“改革派”和“扩大派”之争。经过几年争论,现在两派基本达成共识:先改革后扩大。欧盟现行的一致通过表决制,致使许多重大问题议而不决,决而难行。若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0多个,仍按老法规行事,欧盟就难有作为。因此,欧盟领导人认为,欧盟扩大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技术问题。在未完成改革和未做好立法准备之前,匆忙扩大反而会干扰欧盟的建设进程,削弱欧盟的决策和行动能力。
  其次是欧盟成员国与申请国经济水平存在差距。目前,中东欧国家人均年收入仅相当于欧盟国家的1/3左右。据欧盟的一项研究报告估计,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将使欧盟每年的农业预算增加约156亿美元,“扶贫”用的结构基金将增加约500亿美元,欧盟总的财政预算要增加60%。如此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欧盟难以接受也不愿承受的。
  另一个矛盾是欧盟内较穷的国家与更穷的申请国的矛盾。欧盟有两项数额巨大的基金:共同农业基金和结构基金。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希腊等国是这两项基金的主要受惠者。若中东欧国家入盟,这些更穷的新成员将从上述国家夺去那块“援助蛋糕”的一大半。
  但从长远看,中东欧国家对欧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早年,欧共体(欧盟前身)领导人德洛尔就曾提出过建立包括东欧国家的“大欧洲”设想。从经济上讲,中东欧申请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它们地理上与欧盟多数成员国相连,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均具有一定发展水平。这些国家入盟,最终将加强欧盟的经济实力。就安全而言,东、西欧逐渐融合,将有助于防止欧洲重新出现新的分界线。从走向多极化的世界格局看,欧盟东扩将加强它作为世界一极的地位。
  总之,欧盟决不会放弃圆“大欧洲”梦的良机。在此前提下,欧盟成员国将会努力寻找相互妥协的途径,加速结构和机制改革,为东扩打好基础。申请国虽对欧盟拖延东扩不满,但仍在为“达标”努力。
  从历史上看,欧盟的每一次扩大都经历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进程”,从当初的6国发展到今天的15国,用了整整45年时间。因此,欧盟这次东扩也将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过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