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得天独厚育英才——记南开大学的“数学基地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2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得天独厚育英才
——记南开大学的“数学基地班”
本报记者陈杰
“中国在21世纪初叶最有可能领先于世界的科学领域是数学,所以应该立足国内培养基础数学人才,这样,中国才能在21世纪成为数学大国。”著名数学家、美籍华人陈省身教授15年前如是说。
  15年过去了,陈先生“立足国内培养基础数学人才”的愿望已基本实现。经陈教授倡导,由南开大学数学系和南开数学研究所于1986年合办的“数学试点班”也已夯实了基础。如今,“数学试点班”变成“数学基地班”。最近,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教学成果“培养基础性数学人才的实践”通过了推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鉴定。认为这个教学改革试点模式坚持时间之长久,改革实践之丰富,办学效果之显著,在全国是十分突出的。
  1986年至今,每届“数学基地班”的学生30人左右,都是从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优胜者中招收的保送生。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参考国内外多所大学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对基地班提出的要求是“三高”,即学习目标及考核的高标准,教学计划、教师队伍、教材的高水平,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高质量。近年又提出“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兼顾,协调发展,特别注重数学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的改革思路,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担任基地班教学任务的是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主讲教师全部由教授、副教授担任,其中包括5名博士生导师。从1986年起,当时试点班的任课教师就着手多方收集、参考借鉴国内外优秀教材,结合实际自编教材开展教学。经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材《南开大学数学教学丛书》,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在“数学基地班”,大到一门数学课,小至一堂数学课,教师们把着重点放在讲清其中的数学思想上,例如微积分,最精要的思想和手段就是“近似”及“舍去高阶无穷小”,同学们从这些思想领悟数学问题的真谛,学会举一反三。教师们在讲课中还介绍数学史上的前辈们在求索真理过程中走过的许多弯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创新思维。
  “数学基地班”的同学享有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直接聆听国内外杰出数学家的教诲,感受他们的治学精神,如陈省身、丘成桐、王元、杨乐等先后为他们开辟讲座。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现拥有1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1个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5个香港求是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奖、1个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和1个陈省身数学奖等,同学们“近水楼台”,面对面地就教于这些优秀的获奖者。
  “数学基地班”培养高质量人才硕果累累。多位同学在本科生期间就发表学术论文。从1993年开始,基地班的学生组成的南开大学代表队,四次参加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得了三次团体总分第一名以及两次个人第一名,在各高校中成绩最佳。在“全国大学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举办的“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基地班的学生代表南开大学至今已获得四次全国一等奖和三次国际一等奖。国内的知名专家在对基地班的教学评估时认为,南开大学培养数学人才扎扎实实,从这里看到了21世纪中国数学的希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