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造就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1
第11版(社会经纬)
专栏:

  造就新农民建设新农村
  柯炳生
  面向新世纪,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要实现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伟大任务,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和努力,而造就一代农村新人,提高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面对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和科技化的发展大势,新一代农村青年要承担起建设新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责任,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除了正规教育之外,当今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和渠道是非常广泛的,同改革开放前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创造一些条件,关键还要靠农村青年自己的努力。
  第二,努力学习政策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调法制的。无论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是要依法行事,都是要讲政策的。尊重他人的利益,要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和政策观念,这对农村基层干部非常重要;同样地,保护自身的利益,也同样需要有自觉的法律法规意识,把法律和政策作为武器。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随着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新一代农民在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第三,努力学习实用技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政策环境基本合理和稳定的条件下,科技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力。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村的资源是丰富的。能否在这样一个天地中有所作为,充分将丰富的资源和潜力发掘出来,转化为社会财富,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一些实用技术。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在不断进步,农业实用技术也处在一个不断更新和升级的过程中。因此,需要不断学习。
  第四,努力学习经营管理。同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要优越得多,但是也复杂得多。学习经营管理,不仅仅是提高生产过程本身技术效率的需要,也是提高市场营销过程中的经济效率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竞争是激烈的。仅仅考虑生产过程,已经远远不够了。要学习认识市场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利用市场规律。要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摆脱传统的小农意识,克服狭隘的地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优势,适应本地的条件,实现农民的增收,实现农村的富裕,建设出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
  (作者单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