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池州市: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1
第12版(专版)
专栏:

  池州市: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沈卫国
  池州是一片正在苏醒的土地,一片正在开发的热土。
  安徽省池州市位于长江南岸,作为州府建制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距今已1380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池州地区两撤三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池州撤地建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和九华山风景区。面积8272平方公里,人口153万。
  池州北临长江黄金水道,具有通江达海、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区段和皖江开发开放梯度推进的重要通道。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西移,西部资源的大量东输,东西部经济合作的加强,池州在沿江地区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发挥出来。
  池州港是长江干线重点港口之一,318和206国道、10多条省道纵贯全市,安庆、合肥机场近在咫尺,池州海关即将设立,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的沿江铁路大动脉铜(陵)—池(州)—九(江)铁路、池州港泥州新港区、池州发电厂即将开工建设,九华山至黄山公路即将通车,规划中的马鞍山至安庆、合肥至黄山两条高速公路从池州纵横穿过,还有安庆—池州长江大桥的建设等,都将进一步改善池州的交通状况。池州的支柱工业、重点企业和商贸大镇均处于沿江一带,交通、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优于腹地,沿江地带具有布建大型工业项目的良好条件。
  池州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尤其是具有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随着铜九铁路、沿江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池州的资源优势将逐步凸现,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已经具备。
  池州是江南鱼米之乡,水域开阔,沃土千里。池州水产自古享有盛名。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食秋浦河鱼,称赞水好鱼美,遂封秋浦为贵(鳜)池。鳜鱼、青虾、螃蟹、淡水珍珠养殖如今在池州已形成气候。池州还盛产水稻、棉花、油料、竹木、茶叶、蚕茧等农副产品,是国家商品粮、优质棉、出口红绿茶和速生丰产林基地。池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池州的绿色食品开发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1996年12月26日,国家环保局批准池州地区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池州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铅、锌、白云石、方解石、石灰石等40余种富矿开发潜力巨大,尤以方解石、石灰石储量大、品质好而享誉省内外。近年来,池州加快资源开发,拆除门槛,招商引资,一些历史性的大项目正在洽谈或落实之中。
  池州的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和互补性的特点。九华山、牯牛降、升金湖、齐山—秋浦仙境、溶洞群、大历山等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初具规模,还有一大批魅力无穷的景区景点至今“养在深闺人未识”。原始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悠久的佛教文化相互辉映、相互渗透,构成了池州旅游资源的独特韵味。近年来,安徽省加快“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开发,提出把以黄山、九华山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胜地。池州市适时启动实施“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旅游经济发展规划,逐步确立旅游经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战略地位,着力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在完善旅游设施的同时,池州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点突出佛教、生态和自然景观特色,围绕一个龙头(九华山),开发三条环线(九华山为核心的内、中、外三条旅游环线),构建四大板块(九华山,贵池齐山—秋浦仙境,石台牯牛降、黄岩瀑布群溶洞群,升金湖、大历山)。九华山管理机构下迁与柯村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正紧张进行。
  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众多的机遇,吸引了韩国、匈牙利、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等国际友人,他们将和池州人一道开发这片热土。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全面启动,新池州的发展进入了极其重要的时期。池州市委、市政府决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按照江泽民“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以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求实创新,坚持以山青水清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举全力发展工业,培育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构建和完善池州对外旅游快速通道,建设世界级旅游胜地;优化环境,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出口;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努力使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财政收入年均递增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经过5至10年的艰苦奋斗,把池州建设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进步、人民生活富裕的皖江南岸初步现代化的经济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强市。
  乘着改革开放的滚滚春潮,池州正扬起风帆,朝着国际生态旅游城市的美好未来大步迈进。(附图片)
中共池州市委书记何闽旭
池州市人民政府市长沈卫国
池州市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