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述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3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述要
  张怡恬
  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召开的“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缅怀这位哲学大师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业绩,并结合近年来冯学研究的成果,探讨传统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冯友兰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有影响也最有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对于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学术界褒贬不一。与会学者认为,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冯友兰哲学思想的评论,多半侧重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或者纯哲学理论的逻辑分析,不大重视冯友兰的根本关怀所在,模糊或淡化冯友兰“贞下起元”、“旧邦新命”的哲学抱负。如果撇开因历史的偶然因素而形成的学派偏见,站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坎坷、复杂进程的宏观角度,就可以看出,冯友兰同其他各位同时代的哲学大师一样,所探索的主题和研究的对象是共同的,就是始终不渝地关注中华民族的兴亡和中国文化的前途,围绕着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坚持不懈地上下求索,试图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转化之路。虽然冯友兰一生中哲学思想发生了多次变化,但他所探求的目标并没有改变。据此而言,一部现代中国哲学史就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各种学派和各种思潮互争雄长的历史,而应该将其看成是围绕着共同的时代主题进行探索的历史,从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并存、互动互补、和而不同的丰富多彩的面貌。
  与会学者认为,冯友兰的新理学体系是由纯哲学系统和实际应用的哲学系统共同构成的。如果只关注他的纯哲学系统,不重视对《新事论》和《新事训》这两部着重于纯哲学实际运用的著作的研究,就无法把握其体系的完整性。
  部分学者指出,冯友兰在《新事论》中“别共殊”的思路,既表现了一种开放的心态和“拿来主义”的精神,又表现出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保存民族个性的执着。冯友兰运用“别共殊”思路,讨论了当时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所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问题,既有思想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是一个比他的纯哲学系统更有时代意义的探索成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