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从注重“时务”到注重“洋务”——“林则徐经世思想研讨会”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3
第6版(学术动态)
专栏:

  从注重“时务”到注重“洋务”
  ——“林则徐经世思想研讨会”综述
  则宣
  日前,在福建省社科联和林则徐研究会召开的“林则徐经世思想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教授比较深入地讨论了下列问题:
  (一)林则徐经世思想的形成。有学者认为,林则徐经世思想的形成,鳌峰书院的教育是一个关键时期。鳌峰书院到道光年间,学术思想已非张伯行时期那样独尊程朱,而是兼收并蓄。林则徐从小就深受经世思想的影响,立志经世。与他同时的还有陶澍、贺长龄、龚自珍、包世臣、黄爵滋等,形成了经世派。也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并不排斥义理之学、个人修养,同时又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使他的个人情操与经世理念得到和谐统一。
  (二)林则徐经世思想的内容。有学者认为,林则徐的经世思想有比较明显的开放、改革的倾向。他主张“足食安民”,认为只有发展生产,才能“养民裕国”;主张“兴利除弊”,“藏富于民”。有的学者认为,主张“民办”工矿也是林则徐经世思想的重要内容,而海防思想是他经世思想在军事上的表现。
  (三)林则徐经世思想的时代意义。有学者提出,林则徐经世思想既继承了古代儒学经世的传统,又包含有近代某些文化的内容,如西学和洋务。经世派从注重“时务”到注重“洋务”,是经世思想在新条件下的发展。
  (四)林则徐与其他经世派的比较研究。有学者提出,林则徐与梁章钜、陶澍、左宗棠、魏源、沈葆桢等经世派代表人物都出身于贫寒家庭,其中当过幕僚者的经世思想特别浓厚,并大多集中于江南富庶之区,这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林则徐与梁章钜是同乡、同学、同僚,后者始终停留于“时务”,并无“洋务”思想,原因是没有“洋务”的实践,而林则徐是在与英国侵略者斗争中形成“洋务”思想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