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病人选医生大有可为——重庆外科医院采访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5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本期关注病人选医生 
 “病人选医生”,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自去年下半年在全国推行以来,在受到病人欢迎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病人能不能选到自己满意的医生?会不会忙坏了老专家、冷落了青年医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医院认为,病人多得看不过来,无须搞“病人选医生”!1月8日,本报记者前往1993年就开始推行这一方法的重庆市外科医院调查采访,这家医院近8年的实践告诉我们——
  病人选医生大有可为
——重庆外科医院采访记
本报记者赵永新
  有的放矢巧导医
  在重庆市外科医院的门诊大厅,最引人的,是右侧墙上的医生一览表:上方是12个临床科室64位骨干医师的七寸彩照,下面介绍姓名、职务、职称、医技和特长。来自垫江县高峰镇的农民李雪冰边看边琢磨:“这个表做得挺细,看完后要选哪位医生就有底了。”
  一览表为有“识”之士而备,病人如果不识字、对病情拿不准、不懂医学知识,怎么办?正对着门厅的咨询台,可解决问题。这里有一位病人交口称赞的“活字典”——退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赵树林。她是50年代的市劳模,医德医风堪称一流。医院特意安排她和一位年轻医生在此解疑释惑。她们热诚细致的导引,使病人如春风入怀。
  而病人们则争着告诉记者口碑的作用。这家医院实行选医生制度近8年,经就诊病人及家属一传十、十传百的义务宣传,许多病人来医院之前就选好了医生。
  从“移植”到“放射”
  1993年,针对大锅饭、铁饭碗的积弊,院长何德沛把美国病人选医生的做法“移植”了过来:每个科室由一位主治医生(或副主任医生)任组长,1—2位住院医生任组员,组成几个医疗小组,每个小组独立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在科主任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工作。医院根据每个医疗小组实际工作量、医德医风和病人的满意程度,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同时,根据医护人员的实际能力和服务态度,实行高聘低用、低职高用,铁饭碗由此寿终正寝。
  新举措催生新气象:为了赢得病人,有的医生主动把自己的呼机号码和电话留给病人,有的医生在病人出院后定期上门或电话复诊,有的为病人精打细算节约医疗费用——每个医生都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病人群。
  心内科18床的心衰病人王碧慧说得真诚:“我是15年的老病号,在这里感觉真是不一样,医生护士待我像亲人一样。他们知道我和老伴都是退休职工,想方设法给我用便宜的药,这在以前不敢想。”
  新型医患关系使该院声名鹊起,就诊病人直线上升,效益翻番:1993年,该院经济收入从上年的600万元飙升到1200万元,去年达到5800万元;医院的固定资产也由1992年的3000多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4亿元。
  让病人“看年龄更看本领”
  俗话说“老医生少裁缝”,就医者爱选老医生。外科医院的“魏力丽”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病人选医生制度下,青年医生的反应。
  5年前,魏力丽初到门诊,病人一天只有几个。个别挂了她号的病人,一看她年轻又改挂别人。“竞争要靠实力,自己只有勤学苦练,增长本领,改善服务态度,才能争取每一位病人。”就靠着“争取每一位病人”态度,如今她每天的病人达到30至40个。魏力丽说:“如果一直吃大锅饭,我的诊室肯定没有现在这样热闹。”
  “要想在医院站稳脚跟,拿出真本事来!”竞争使外科医院的青年医护人员更加勤奋。“看年龄更要看本领”,年轻医生的出色,令病人的择医观念悄然改变。神经内科28岁的蔡敏、心内科29岁的郑向清、骨二科30岁刚出头的岳逊……这些在病人选医生的改革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少壮派”,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医疗小组组长,与中老年专家相学相长。
  何德沛院长的三点想法
  8年来,改革所激发的医护人员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使医院充满活力,也使外科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对发挥这一服务模式的潜力,何德沛院长谈了三点想法。
  一是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尽快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转诊制度。何院长说,美国的病人选医生,是在完备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基础上进行的,社区医生知识全面,对医院的医生了如指掌,一旦自己负责的居民患了重病、急症,他们会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择医。而在我国,社区卫生才刚刚起步,医院大病小病来者不拒,造成了严重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二是尽快打破目前的定点就医制度,为病人创造更大的选择空间。
  三是医院还需完善服务。要为病人提供更丰富、更直观的资料;进一步改进病人选医生的考核办法,使之更加科学、准确;采取行之有效的形式,向病人及其家属普及医学常识……何德沛院长说:“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在深化改革中妥善解决。随着各项改革的配套进行,病人选医生大有可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