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6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陈从亮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方兴未艾,世界各国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重组。这种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不仅将为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而且将给各国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带来挑战。因此,“大力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运用”,是我们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特别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能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突破现有的需求约束,创造新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又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通过对传统产业及其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综合的改造、重组,促使其更新换代,使之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效益,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可见,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争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用高新技术激活传统产业,使其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新生。首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够辐射、改造传统产业,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的工艺流程装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其次,高新技术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其附加值。再次,高新技术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分化和替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对传统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传统产业不断走向分化,在分化过程中,有的被淘汰出局,有的实现了升级换代,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嫁接和改造。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当前,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机遇,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带动产业结构和产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优化。发达国家是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的,而我国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的发展阶段就迎来了信息化的汹涌浪潮。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重走发达国家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我国经济发展是追赶型经济,新的历史机遇使我们可以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与实现工业化和改造传统产业密切结合起来,相互补充、互为动力、共同发展。比如,我国一些产业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根本原因是技术装备落后,许多已成为国际主流装备的数控、柔性化的机电一体设备,我们在制造和普及上还有很大差距。这就为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总之,现实情况不容许我们走传统的线性发展道路,而片面发展信息化也不现实,只有以工业化培育和推动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业化,才是正确的选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