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6
第9版(理论)
专栏:

  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
  王邦杰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必须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然而,目前进行结构调整,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国有企业改革还未完全到位、投融资机制尚不完善、科技成果市场化不足、人才资源短缺等。因此,要使结构调整取得成效,必须以创新为动力,着力解决影响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加快企业改革,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当前,应尽快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上取得突破。一方面,以产权多元化为目标,通过内联外引、资产重组等方式,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另一方面,新办企业除少数必须由国有独资外,应搞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对于重点培育的大型企业集团,要建立规范的公司出资人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投资体制改革,实现融资机制创新。一是由政府牵头建立以市场为导向、资金来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基金,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培育投资主体,加速企业自身资本的积累,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和外来资本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创新融资手段,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和项目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技术进步和人才成长、使用机制创新。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新机制。通过建立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引导、鼓励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机制,加大技术开发投入,选择重点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跨越式突破。加强产学研联合,把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中心。二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约束机制。从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积极实施高层次创造型人才工程,建立多梯次、应用型人才库,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既要注重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科技企业家队伍,又要创造条件,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观,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快机构改革,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对市场调节进行修正,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要以正在进行的地方机构改革为契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审批和办事环节,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为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