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6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新跨越——
  当代农村青年报告》
  夏学銮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新跨越——当代农村青年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完成。《报告》是在大量实证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对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中国农村青年状况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和科学分析。它以“觉醒与迟漠”、“跋涉与希望”、“挣脱与回归”、“传统与现代”、“滞后与实用”、“传承与变迁”和“迷茫与失落”为分析架构,详细地研讨了当代农村青年的价值观与变迁、教育与学习、从业与致富、婚姻与家庭、闲暇与消费、社交与选择和犯罪与预防等社会热点问题,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农村青年在迈向现代化的新跨越中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价值观嬗变和心路历程。
  纵观全书,《报告》具有集客观性、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理论性为一体的特点。首先,客观性。《报告》以翔实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农村青年发展状况的方方面面,既肯定他们的进步和成绩,又不回避他们的问题和不足,恰到好处地反映了他们在现代与传统、进步与落后、革新与守旧、变迁与继承之间难以回避的矛盾心理。他们向往外面的世界和都市的多彩生活,但从思想到行为上又保留着传统农民的许多特征,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经受着痛苦的思想煎熬,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进三退二,非常艰难。其次,科学性。《报告》以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基本出发点,努力构建关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青年的知识体系。虽然这个体系还不够完善,一些认知架构尚需要进一步调整,但是,关于中国农村青年的一个综合认知框架毕竟建立起来了。这就为以后关于农村青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比较研究的参照系。第三,前瞻性。《报告》以前瞻的眼光来审视当代农村青年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许多富于启迪的政策建议。如第三章作者提出的“加快农村青年致富步伐的思考与建议”,第五章作者提出的“名牌消费离当代农村青年有多远”等,就是《报告》具有前瞻性的具体表现。第四,实用性。《报告》以对当代农村青年生存和发展状况的科学考察与中肯分析为基础,提出了许多改善农村青年状况的良好建议,使从事农村青年工作的同志看得懂、用得上,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村青年发展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第五,理论性。《报告》以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知识为分析架构,对当代中国农村青年发展状况及其局限性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报告》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