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刘峥嵘,湖南衡阳,干部——规范评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6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本月话题评奖为何多且滥(2)

  刘峥嵘,湖南衡阳,干部——
  规范评奖  
  笔者一位在中学教书的同学,去年曾接到某省一教研中心寄来的获奖通知书,说他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在竞赛中已经获奖,如寄钱100元就可得到获奖证书,如寄钱300元则可结集出书,并称“该奖可作职称评定依据”云云。同学信以为真,寄钱得到了获奖证书。到了评职称的时候,没想到他们学校有多名教师都有与他同样的获奖证书,有关部门一调查,原来这个教研中心是个民办单位,没有评奖资格,由此认定获奖证书无效,我这位同学评职称的事也就“黄”了。
  当前评奖活动确实很多:企业、产品、论文、人物等,可谓应有尽有,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归根结底就是利益驱动。组织者以种种动听的头衔来换取金钱,有的甚至采取欺骗手段,可谓本小利大,且不易暴露;参加者则以金钱换来名号,再以此为幌子去谋取私利,有的甚至明知是骗局也乐此不疲。根治这股歪风,一是要清理评奖机构。对形形色色的评奖机构要进行全面清理,政府部门的评奖机构要尽可能精简;对于挂靠在行政单位名下、以营利为目的的评奖机构应坚决取缔。二是要规范评奖活动。对于允许存在的评奖机构,对其开展评奖活动的名称、范围、奖项等都要给予明确的规定;评奖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三公”原则,对其全过程要引入新闻媒体和公众进行监督。三是要严惩评奖诈骗。对于评奖活动中的“黑幕”以及骗局评奖,要发现一起,曝光一起,严惩一起,对于主办者要严格教育,并没收其非法所得,以儆效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