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心中保留往昔的年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6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文化圆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假日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了越来越大的比重,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为休假日,休假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发生着日益紧密的联系。今年,两个节日相伴而来,元旦刚过,春节又近,我们又将享受七天长假。如何看待年节与休假,自己如何休假?我们邀请了五位文化界知名人士各抒己见,以飨读者。
  ——本期文化圆桌编辑刘玉琴
  心中保留往昔的年俗
  钟敬文(民俗学家)
  日月匆匆,又到了岁尾年头的时候了。而今年的这个时候,却还带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它是二十世纪结束、二十一世纪来临的时候,是人们千载一逢的非常时候。
  我的童年和青少年是在南海之滨的一个小市镇度过的。在那些时期,新年,特别是春节,是一年中童心最感欢乐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那些庆祝节日的鞭炮声、锣鼓声,那些穿街过巷的狮子舞队,那些老少相逢的互相祝福,那些吐着芳香的花卉摆设……种种声响、形象和气氛,都像银屏上所显示的一一涌现眼前。它使我进入一种异乎日常的神异境界。
  近年来,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民俗)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人们(特别是文化比较滞后或上了年纪的人们)在生活上、心理上还保留着一些过去年节的风俗习惯。这不仅使他们一时生活感到充实,更使他们在精神上把现在和过去连接起来。
  近来有些“现实主义”者,对节日一类的传统文化抱有一种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这种传统的活动,劳民伤财,无益(甚至有害)于人民生活。他们看不到它的无形的但是巨大的精神作用。
  民间的某些节日,是民族现在成员与伟大的祖国和先民创造的文化联系起来的纽带。它是一种决不可缺少的民族凝聚力!(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