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经济增长百姓功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7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经济增长百姓功高
曲哲涵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8.9万多亿元,取得这一成绩,全体中国老百姓功莫大焉。
  功劳在于,除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外,他们能“顺应形势”,及时调整储蓄、投资、消费等个人资产选择方式,为扩大社会投资,拉动消费回升做出了贡献。
  受国家征收个人利息所得税、实行储蓄实名制以及连续七次下调利息的影响,2000年居民定期存款比重下降,老百姓把手里的钱更多地投向股票和国债,最终投向了企业与国家。5500多万户个人投资者的踊跃参与,为上市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转换经营机制提供了大量资金;国债热销,促进了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全年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受利息税、储蓄实名制以及降息的影响,也是对各式商战尤其是价格战的敏感回应,居民消费逐渐增温,2000年前11个月,消费品零售总额30473亿元,同比增长9.8%,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0.2%,居民消费一改两年来的疲软态势,稳中有升。
  金融机构的统计数字表明,为支付买房、买车、教育及其他消费,全中国老百姓一年里向银行“借”了比过去多少年加起来都还多的钱。“提前消费”给相关行业尤其是一度积压严重的房地产业,送去了可观的收益。
  老百姓空前的旅游热情,把“假日消费”点染成2000年经济的亮点,使国家收到了以延长假日来“刺激内需”的功效:“五一”七天长假,全国出游人数逾4700万,消费181亿元,“十一”出游5500万人次,消费超过220亿元。
  盘点2000年,老百姓是拉动内需回升的主力军。展望2001年,国民经济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扩大内需仍然是个核心问题。然而,以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效应正在渐渐消退,要进一步满足并提升老百姓的消费需求,相关企业、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工作都有待加强。
  扩大消费,巨大的潜力还埋藏在拥有9亿农民的农村大市场。变这些潜力为能量,一要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购买力;二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农村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的现状。
  去年一些地方减免或降低居民购房购车部分环节税费,推动了车市、房市升温,构成了居民消费的新热点。今年仍需进一步清除妨碍消费的政策性、体制性因素,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帮助更多百姓实现消费升级。
  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扩大居民服务消费,这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同时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善人们心理预期,增强消费信心。要加大力度,整顿市场秩序,遏制不正当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保护居民消费热情。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的营销方式,激发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档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