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欧美两巨人争吵又握手——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裘元伦访谈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7
第7版(世界经济)
专栏:

欧美两巨人争吵又握手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研究员裘元伦访谈录
本报记者吴迎春
冷战后,欧洲和美国之间在军事、政治和经济贸易领域,都依然是一种相互合作与竞争的关系。然而,这些关系的总体框架却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今已不再有“共同的威胁”而是多样一致的利益、经常矛盾的各自利益和纷繁复杂的全球问题把欧美联系在一起。具体在经济领域,欧洲已有力量与美国一争高低,这种竞争关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特点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裘元伦。
  问:欧美之间围绕着哪些方面展开竞争?
  答:一是直接商业利益之争,例如五花八门的“贸易战”;二是企业与国家竞争力之争,包括技术、资金、人才、制度、观念以及经济结构等差异,这比商业利益之争更为深层;三是“势力范围”之争,正在酝酿的二三十国的欧洲联盟和三四十国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完全可能成为现实,这是集团依托之争,未来的“地区化”其重要性未必亚于“全球化”;四是国际影响力之争,包括对国际组织、国际规则等的影响力以及通过各自所提供的制度模式对外部世界所产生的吸引力等。
  问:欧美贸易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香蕉、牛肉、转基因农产品、钢铁、因特网隐私、酒类、飞机噪音、社会条款、文化产品保护等等,都是他们争吵的对象。仅就2000年而言,2月底,世贸组织复审裁定,欧盟状告美国“外国销售公司”机制有理,要求美国修改或取消这个放纵美国企业逃避税收的法规。欧盟方面的专家估计,美国企业通过这个机制避税,相当于每年获得100多亿美元的变相补贴,该项法规实施16年来,获利总额可能高达2500亿美元。8月初,欧盟第三次状告美国微软公司,指控它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试图控制用于因特网服务器的软件市场。11月中,欧盟正式要求世贸组织授权欧盟对美国政府的出口补助行为予以制裁,总金额为每年40亿美元,并为此提交了一份可能受到制裁的美国出口商品清单,共计46类、数百种商品。
  尽管如此,对欧美之间的商业竞争不宜估计过于严重。因为目前欧美关系总体上依然是合作为主,去年9月22日,欧美中央银行联手干预欧元、支持欧元。今年1月3日,欧洲普遍欢迎美联储降息。这些表明,欧美经济的健全发展是它们共同利益所在;其次,欧美之间彼此相互依存的商业利益巨大,关系紧密,目前欧美外贸(欧盟为区外贸易)各自大约有1/4以对方为对象,每年规模在3500—4000亿美元之间,双方直接对外投资50%—60%以对方为对象,每方累积规模都在万亿美元左右,仅在过去两年中,欧洲公司就用4000亿美元买下了1000家美国公司;最后,欧美基本上是有序竞争,例如去年9月,欧美达成协议,今后它们之间的贸易争端将通过世贸组织仲裁来解决。
  问:你说的欧美之间企业与国家竞争力之争是怎么回事?
答:欧美直接商业利益之争,乃是它们企业与国家竞争力差异的一个写照。企业竞争力主要来自拥有和有效利用技术、资金和人才的能力;国家竞争力以其企业竞争力为基础,同时还取决于它的制度定式、社会观念以及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其经济发展起何种作用。
  目前欧洲企业竞争力相对落后于美国,例如西门子的成本费比美国同行高出20%—30%;就产业部门而言,例如信息技术,1999年底,欧洲只有5000万人可以与因特网联接,其中在工作地点上网的为2900万人,仅及美国的1/3。至于国家竞争力,根据世界经济论坛1996年的排位,美国居第四,英国第十五,德国第二十一,法国第二十三,意大利第四十一;2000年9月,世界经济论坛把美国的国家竞争力排上了第一位。这是因为与欧洲相比,美国有一系列长处:大学与企业联系密切;为新兴公司提供风险资本(2000年美国筹到的风险资本为1000亿美元);政府愿意打破垄断;容忍冒险与失败;放松或取消许多管制;严格立法与执法,例如反垄断法等。
  不过,欧洲完全有赶上来的机会。欧美企业大量而又深入的相互渗透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差距不会拉得太大;欧洲拥有后发优势,它可以通过应用现有的新技术来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欧洲企业在节省成本费用方面有比美国更大的潜力;欧洲还有自己的强项(例如手机);许多欧洲国家正在认真进行改革,包括减轻税负和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等。
  问:欧美无论是商业利益还是企业与国际竞争力,都要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其经济、政治甚至军事“存在”得以实现。为此,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是有效途径之一,欧美是如何争夺势力范围的?
  答:首先是美国主要依仗其超级大国的力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扩张,除了“后院”美洲,着重是瞄准欧、亚两洲;而欧盟扩张“势力范围”,主要考虑的是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以及历史文化联系,因此,重点自然是西欧地区,其次是中欧、东欧,地中海南岸,以及历史上与之有较深联系的南美洲国家。其次,欧盟“势力范围”层次分明,形式多样。其核心是欧洲联盟,它在深度一体化方面走在全世界的前列。对于其他地区,欧盟则视对方的地理因素以及政治经济发展阶段,有的签订关系相当紧密的经济统一协定(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和申请加入欧盟的候选国),有的签订低一档次的自由贸易协定(同地中海国家和墨西哥等),有的签订再低一档次的特惠关税协定,还有的则签订以提供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协定(非加太70多国“洛美协定”)。美国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外,偏重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目前,欧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东扩上。尽管困难重重,10年左右时间之内,“大欧洲”的憧憬可能会成为事实。而美国布什总统入主白宫之后,也将会加强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其结果是美国将可能拥有一个囊括南北美洲、疆土面积达4200万平方公里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而欧洲则形成一个虽然面积不到1000万平方公里、却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购买力、而且内聚力较强的集团。当然,如果再考虑到美国比欧洲在亚洲、中东产油国等地拥有更强大的势力,那么可以说,欧美在“势力范围”之争中是势均力敌的。
  另外,欧美还有国际影响力之争,由于篇幅所限不能详述。总之,欧美经济关系不仅涉及当事者双方,而且还影响到全世界所有地区和国家。因此,我们也应予以关注。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