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为有源头活水来——宁夏医学院附院改革促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7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为有源头活水来
  ——宁夏医学院附院改革促发展
  本报记者郑有义
  施伟忠,一位在美国学习工作11年的理学、医学双料博士,应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邀请,1998年6月毅然来宁夏工作,1999年底出任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他用全新的理念进行改革,使医院各项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进展,职工也从改革中得到了实惠。
  医疗改革,关键在于改革用人机制。刚开始,当一份《关于科级干部实行聘任制的暂行办法》的文件出台的时候,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可没过多久,人们发现,施伟忠动真的了——对全院1724名专业技术人员坚决地实行评聘分离,40多名医务人员被高职低聘、待岗、转岗分流和接受离岗教育。被离岗教育1—3个月的人员,其间只能享受月工资的60%。离岗期满后,还要经过考核,符合重新上岗条件、经原科室同意的,才能回原岗位工作;高职低聘,甚至不被聘用者即面临待聘、转岗、离岗直至下岗的严峻局面,这在全院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院党委书记孙涛一次次耐心地做思想工作,使人们逐步接受、认识和支持改革。
  打破“大锅饭”,用效益杠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改革的第二步。
  根据技术含量、医疗服务质量、劳动强度、职责风险、工作量等指标,医院制定并实行全新的分配制度。相对固定了行政后勤人员的奖金数额,重点向临床一线倾斜,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价值进一步得以体现,鼓励医务人员向高技术、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岗位流动。如今,“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分配激励机制使“争创一流”成为各科室、每个人的奋斗目标。
  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质量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核心内容。为此,医院恢复了一度中断的院长查房制度,并制定了《病历书写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例讨论制度》等八项制度。为了保证制度落实,实施了环节质量控制,使医疗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始终处于有效的管理监控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按职施责,按章行医,严格考评,奖惩分明,解决了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纠的现象,使医疗质量的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最近来宁医附院就诊的老病号发现,这里与几个月前又有明显的不同:门诊一楼大厅内外,宣传橱窗里张贴着十几位资深专家和40多名正副主任医师的大幅彩照、出诊时间及其专科特色等情况介绍,为病人“点名选医生”服务。划价窗口公布了国家对21种、120个规格的药品实行降价的名单,引得患者久久驻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