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一切为了患者——煤炭总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7
第12版(教科文专页)
专栏:

  一切为了患者
——煤炭总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纪实
本报记者白剑峰
煤炭总医院是隶属于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一所三级综合医院。近年来,医院病床使用率一直较低,效益不佳。
  穷则思变,落后思改。2000年8月,曾荣获“全国青年科技创新十杰”称号的神经外科专家张建出任院长。他提出,要用全新的服务模式赢得患者的信赖,变“病人围着医院转”为“医院围着病人转”。为此,全院各科室纷纷推出优质服务措施,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经济效益也稳步提高。
  开通急救电话
  去年11月1日,煤炭总医院开通了24小时急救免费电话8008107979,这在北京市尚属首家。当急危重病患者拨打这部电话后,医务人员先指导病人做些简单处理,装备精良的救护车很快赶到。同时,医院作好各种急救准备,开辟一条“生命绿色通道”,服务员进行全程导医服务。所有病人可以先抢救后交费,在就诊的全过程中一路“绿灯”,免去繁琐手续,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前不久,家住朝阳区的15岁中学生丁研早晨起床后突然感到头晕恶心,接着出现腹部绞痛,随后呕吐咖啡样物。情急之下,父母拨通了煤炭总医院开通的急救免费电话。10分钟后,丁研被救护车接到医院,经检查是消化道出血。在医护人员的抢救下,丁研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据丁研的父母讲,当时孩子面色苍白,肚子痛得不能行走,如果是坐出租车,肯定会耽误救治。自急救免费电话开通以来,这里共收治了急性胆囊炎、颅脑损伤、急性心肌梗塞等急症患者几十位。
  为了检查急救免费电话的工作质量,北京市卫生局等有关部门曾特意进行了“暗访”。当他们以“患者”身份拨打电话后,询问所患“疾病”如何处置,夜班护士耐心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表现令人相当满意。
  提供免费早餐
  一位来煤炭总医院空腹抽血的患者在抽血之后,护士为他送上了一份免费早餐,令他既意外又感动。他说:“事情虽小,但体现了这家医院处处为患者着想的服务观念。”为所有住院病人和门诊空腹抽血病人提供免费早餐,这在全国各大医院中是一件新鲜事。仅此一项,医院每年大约要补贴10多万元。
  一些医务人员不理解,说:“病人是来看病的,又不是来享受的,我们这样做,不是亏了吗?”对此,张建院长说:“只要我们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被病人认可,就会有更多的病人来就诊,闲置的卫生资源就能得到充分利用,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提高。每个部门都节约一点,病人的免费早餐就解决了。”
  为了省出每一分钱,张建进行了电话费定额管理。过去,院内电话费每年多达36万元,个别职工甚至电话炒股、电话点歌、电话上网聊天,既浪费了公款,又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张建上任的第一项节约措施就是电话费定额,超者自付。仅此一项,一年就可节约开支30万元。
  不仅如此,煤炭总医院还推出了一系列方便患者的举措:将分诊台锯矮了40厘米,特设了病人坐椅,体现了对病人的尊重。还把《住院病人服务知晓28条》公开张贴在病房里,让病人知道自己可以得到哪些服务。设立手术病人陪护休息室,并安装电子显示屏,随时可观察术中病人状况及手术进展等。另外,该院还在所有普通病房安装了磁卡电话,病人可以拨打市内和国内国际长途电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