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如何净化我们的经济环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7
第11版(热点与对话)
专栏:

  八十年代末,公安机关每年立金融诈骗犯罪案件仅几十起,九十年代末已增至一万多起;八十年代,案值上百万元的大案并不多,而目前发生的经济犯罪案件常常损失上千万元,上亿元的案件已屡见不鲜。
  如何净化我们的经济环境
  本报记者胡健
  当前经济犯罪的形势
  36岁的刘艺霞原是某基金会的出纳员,其夫李少洋于90年代初辞职下海经商。1996年至1999年,为了供丈夫赌博挥霍,刘艺霞采取弄虚作假、不记账、销毁存根等手段,先后窃取、骗取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及汇票119张,贪污公款870多万元。李少洋拿着这些钱坐着飞机去香港、澳门、泰国、韩国豪赌,最多一次输掉200万元。而刘艺霞所在单位的基金,是用中国科学家(包括钱学森、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的奖金设立的。1999年2月,刘艺霞、李少洋带着年仅11岁的女儿及部分赃款亡命天涯,半年后,在沈阳市两人双双落网。刘艺霞、李少洋已被法院以贪污罪判处死刑。刘艺霞、李少洋夫妇在女儿面前被捕,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女儿见妈妈戴着手铐,就不住地喂她喝水,并一再追问:“妈妈你怎么啦?”刘艺霞答:“妈妈犯的是死罪,今后你见不着妈妈啦,你好好读书吧。”
  这是北京举办的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展览中令人震惊和深思的一个案例。
  记者:去年北京举办的打击和预防经济犯罪展览非常火爆,展览参观者如潮。这个展览也提高了群众对经济犯罪的关注度。请问当前经济犯罪的情况如何?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胡安福:当前,全国经济犯罪总体形势依然严峻。伪造金融票据、利用金融票据诈骗犯罪十分突出。不久前,广东等省公安机关侦查破获了一起伪造金融票据并诈骗银行资金的案件,打掉3个犯罪团伙,他们自1998年以来,伪造了数亿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卖给他人或自己直接持票诈骗。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的金融单位上当受骗,经济损失达4亿多元。
  扰乱市场秩序案件持续增长,以合同诈骗为主。合同诈骗案件不仅数量居高不下,且犯罪手段、侵害对象等也出现新动向。假借开发西部、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等名义进行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不法分子使用假姓名、假地址,以无固定办公地点、无固定工作人员、无流动资金的“三无”公司的名义,与客户签订虚假合同,骗取对方财物,成为人难抓、案难破、经济损失难挽回的“三难”问题。
  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于品牌的关注,不法分子大肆伪造知名企业的商标牟取暴利,被假冒的产品主要有药品、卷烟、农资、化工和机械产品,尤其是知名度高、销路好的产品更容易被假冒。
  记者:近几年,我国税收以每年千亿元的速度增加,去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是同时,涉税案件也大量增加。国务院对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非常重视,当前的涉税犯罪有什么特点?
  胡安福:当前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死灰复燃,骗税犯罪与偷税、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交织在一起,涉税犯罪案件越来越复杂,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犯罪主体多样化,实施犯罪的主体既有个人,也有单位,成分相当复杂。二是实施犯罪的手段更加隐蔽,呈现组织化、专业化的特点。三是多种犯罪交织在一起。涉税犯罪分子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采取拉拢、腐蚀等手段收买行政执法人员和一些单位的负责人,因此,涉税犯罪常常和贪污、受贿、侵占等案件交织在一起。四是涉案范围广,危害严重。虚开、倒卖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大部分采取异地取票、真假互用、虚实并用等手法大肆作案,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记者:当前许多企业对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案件非常头疼,这些案件罪犯的手段有哪些?
  胡安福:从事此类犯罪活动的主要是公司、企业的负责人、部门经理、业务人员、财会人员等,他们钻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空子,利用职务之便,侵吞挪用公司、企业的资财,给公司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作案手段主要有:一是收入不入账,截留、瞒报公司资金,将公司财产占为己有。二是虚报、冒领公司、企业财物。三是挪用、侵占客户资金,这类案件主要发生在证券公司。职务侵占案件往往时间跨度大,犯罪从实施到暴露大多在半年至3年左右,这给调查取证、打击处理带来很大困难。
  打击经济犯罪的措施和任务
  记者:当前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情况如何?
  胡安福:去年,全国公安机关各级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坚持把打击金融、财税、商贸领域的经济犯罪和侵害国有企业合法权益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稳定的经济犯罪活动为重点,集中优势警力,全力侦破。去年1—10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破坏经济秩序案件5.9万起,破获5.1万起,涉案总值700多亿元,共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20多亿元。
  去年4—9月,在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工作会议的组织协调下,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打击制贩假币犯罪联合行动,共捣毁制造假币窝点10个、加工假币窝点26个,破案1000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3866人,缴获假人民币4.7亿元,有效地遏制了假币犯罪大幅度上升的势头。
  去年8月以来,根据公安部打击涉税犯罪专项斗争的部署,广东省公安厅等14个省市公安机关先后发起了3次大规模统一行动,端掉制假、售假和存放假发票窝点5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13名,缴获假增值税发票上千本及大量制假设备。
  记者:今年打击经济犯罪的措施有哪些?
  胡安福:反假币联合行动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集中统一行动,是解决一个时期突出的经济犯罪问题,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的专项斗争,查处一批骗税大案,打掉一批犯罪团伙,坚决遏制骗税犯罪猖獗的势头。公安部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打击伪造金融票证和利用伪造的金融票证进行诈骗犯罪的专项斗争,力争捣毁一批犯罪窝点,切断犯罪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进一步巩固打击制贩假币犯罪联合行动的成果。
  各地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还将把打击合同诈骗、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特别对危害西部大开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犯罪案件,要快侦快破,为西部大开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我们还将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经济犯罪的危害性,党和政府打击经济犯罪的决心和成果,赢得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公开报道,教育群众和有关单位增强防范能力;通过宣传发动群众积极提供线索,举报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鲁凯、倪娜、张伟倩等人假冒美国金鹰国际投资公司代表名义,打着开发西部、扶贫帮困的幌子,先后与陕西、河南等10余个省市区22家企业签订合同,共骗取这些企业的投资项目评估费等上百万元。
  记者:我国正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预示着将有大量资金投入西部,公安机关如何打击在资金投入中的经济犯罪?
  胡安福:西部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具有以下特点:经济犯罪案件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而逐渐增多;经济犯罪侦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侦查人员对新型经济犯罪形式接触的很少。针对这种情况,公安部正有针对性地提高西部地区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水平,加强经侦队伍的素质培训,注意培养侦查破案专家。严厉打击针对重点项目工程、高新技术企业的合同诈骗,严重侵犯商标、专利专用权等经济犯罪,切实保护到西部地区投资经商的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危害税收征管、破坏金融管理秩序、金融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特别要严厉打击打着“开发西部”的旗号进行的诈骗犯罪活动。在西部积极与金融、财政、工商、税务、商贸等经济管理部门和其他政法机关加强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沟通便捷、控制有力的打击、预防经济犯罪工作新机制。
  未来经济犯罪发展趋势
  记者: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步加快,我国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犯罪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胡安福: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犯罪案件会迅速增多,涉案金额越来越大。80年代末,公安机关每年立金融诈骗犯罪案件仅几十起,90年代末已增至1万多起;80年代,案值上百万元的大案并不多,而目前发生的经济犯罪案件常常损失上千万元,上亿元的案件已屡见不鲜。
  经济犯罪的种类逐渐增多。随着每一项经济措施的出台,不法分子往往会千方百计钻空子,进行经济犯罪。1979年颁布的刑法中关于经济犯罪的罪名还只有十几个,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关于经济犯罪的罪名就达到近百个,如信用卡、信用证和证券、增值税、出口退税等方面的犯罪,都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犯罪形态。经济犯罪活动已渗透到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性犯罪越来越突出。目前,国内的一些经济犯罪已从传统的、初级的犯罪手段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专长,利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经济犯罪。经济犯罪将会越来越多地与经济纠纷、贪污腐败交织在一起,社会上与内部的不法分子相勾结,加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作祟,使犯罪案件更具复杂性。(附图片)
  1996年至1999年,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2002件,按案值划分如图。
  1996年至1999年,北京市政法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历年挽回的经济损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