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多与群众沟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9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多与群众沟通
段远明
“想为群众办事,也办了不少事,却得不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落了不少埋怨,基层干部越来越难当。”“我们这里的干部,唉……”干部群众何以相互抱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相互之间缺少沟通。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村前年修路,钱不够,村委会想找群众集资,张榜公布了各家集资款额,限五天内交清。群众一分不交,还告他们“加重负担”,路修到半截搁下来了。去年村委会直选后,新班子决定重修那半截路。他们召开群众大会,讲明为什么修路,要多少钱,上级拨给了多少,还差多少,村干部和党员带头捐了多少。群众思想通了,不但主动交钱,有的还义务出工,路很快修通了。
这件事说明:干群关系出现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干部。工作没做好,群众有意见,不奇怪;做了工作,群众不理解,仍然有意见,也怨干部,因为你没有将情况向群众说明白。而说明白,讲清楚,本来就是干部的责任。当然,有些事情,部分群众一时难以理解,这是正常的。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群众是会理解的。听到群众的埋怨,干部先不要急着诉苦,而应该冷静想一想,我们的工作部署是否符合实际,我们的工作方法是否得当,我们的思想工作是否到家?
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不少新问题,群众的价值取向也出现一些新变化。基层干部必须与群众多交流,多沟通,摸清基本情况,才能使工作有针对性,收到良好效果。一些干部总结的“老办法不能用,蛮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很形象地说明,基层的同志确实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了。在新世纪,面对农村改革深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那种一刀切、龙卷风、瞎指挥、依靠行政命令来搞经济建设的老办法当然不能用。我们是人民的公仆,职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的事业从根本上说,是千百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为什么要用“蛮办法”呢?至于“软办法”管用不管用,那得看是什么样的“软办法”,符合实际的“软办法”,往往比硬办法更管用。而“新办法不会用”,不是正好说明了我们工作的差距所在,症结所在吗?既然有新办法,为什么不去学呢?为什么学不会呢?真下功夫学会了新办法,掌握了新办法,又能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新办法,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与群众沟通,就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还要真诚待人、平等待人,细致耐心,循循善诱,对群众讲真实情况、举生动事例,透彻说理,从容讨论。这样,我们就能随时随地听到群众呼声,及时与群众沟通,干部群众就能心想在一处,劲使在一处,我们的各项工作就会更加富有成效。
春节期间,干群互拜,亲朋团聚,正是相互沟通的好时机。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时机,多做些暖人心的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