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千里漂流救盲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8
第7版(国际)
专栏:通讯

  千里漂流救盲豚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子
  一支由巴基斯坦探险者基金会组织的9人队伍日前抵达巴北部城镇阿塔克,在那里,他们乘船沿印度河顺流而下,航行700公里,一直抵达下游城镇加济卡德。他们此行的目的只有一个:唤起公众对生活在这条古老河流里的一种濒危动物——印度河盲豚的认识,并探索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动物的方法。
  印度河盲豚是生活于印度河里的鲸科动物,有着与海豚一样可爱的外表。由于它的视力极其不好,人们便称其为盲豚。目前,它的视力几乎完全丧失。虽然看不见,但盲豚能够像蝙蝠一样依靠回声定位的方法在水中自由生活。专家称,目前世界上只有亚马孙河、长江、恒河和印度河4条河流里生活有海豚科动物,而盲豚则是印度河的“特产”,是巴基斯坦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据估计,它们的数量目前不超过600头。
  威胁印度河盲豚生存的最主要原因是印度河水的污染和人类的捕杀。近年来,由于印度河沿岸城镇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有毒的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被排放到印度河之中,这使得以印度河为家的动植物吃尽了苦头,盲豚也未能逃过此劫。而沿岸的渔民由于对这种珍稀动物的认识不够,也对其大肆捕杀,并利用盲豚的油来制造一种民间药物。
  拉合曼·拉加是巴探险者基金会的一名官员,也是此次活动的领队。他称,他的队伍此行肩负着“重任”。首先,他们将和沿途的渔民或有关的渔业协会组织进行接触,向他们介绍关于盲豚的相关知识。拉合曼称,由于渔民是盲豚“最直接的朋友”,因此,得到他们的支持与理解是保护盲豚的关键。据介绍,很多盲豚由于“生性顽皮”,经常跑到很多不该他们去的地方,比如游到引水渠里或者干脆自投罗网——钻到渔民捕鱼网中。在这些情况下,如果渔民能够伸出援助的双手,对盲豚来说,就将是不幸中的万幸。其次,他们将考察印度河的生态状况,研究水污染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盲豚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并希望能够在自然环境中与盲豚做更多的直接接触,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繁衍规律,为研究人员提供帮助。另外,他们也希望探索印度河这条古老河流的旅游价值。拉合曼称,如果能够让沿河渔民从旅游业中受益,让盲豚成为印度河里具有观赏性的代表动物,这将会直接调动渔民保护盲豚的积极性。
  保护印度河盲豚目前已经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资助的项目之一,并得到了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WWF)的援助。(本报伊斯兰堡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