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8
第9版(理论)
专栏: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王国强
  江泽民同志在最近召开的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我们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并强调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证我们党能够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就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地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自己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加强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现在,世界形势发展很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党员干部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加强学习,否则就可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加强学习,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通过学习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自觉地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员。同时,还要尽可能拓宽知识面,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现代科技知识以及法律、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掌握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知识,深入研究和掌握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观反映的是一个人对人生价值的取向。共产党人应该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以为人民服务为人生的目的。当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要把握好最基本的“三观”:一是金钱观。领导干部不能把金钱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我们的干部收入不算高,发不了大财,成不了“大款”,这是事实。但我们入党、当干部,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决不是为了个人发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要抑物欲,戒贪心,做到有权不谋私。二是苦乐观。近些年来,贪图享受、及时行乐等享乐主义的思想在少数党员干部中有所滋长。享乐主义与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是格格不入的。我们作为共产党人,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抵制奢侈浪费行为,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三是道德观。有些党员干部把吃、住、行等行为看作个人生活小节,认为生活小节是小事,把工作做好了,大的方面不出错就行了,对生活小节没有必要太认真。但是,小节不保,大节必失。党员干部要以共产主义道德观来划清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等界限,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吃、住、行等方面的生活小节,养成严谨的生活态度、生活作风,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努力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一切领导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而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必须树立牢固的服务观念。没有牢固的服务观念,就不可能有公仆意识和自我牺牲精神,就不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始终如一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会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也就不可能履行好领导者的责任。公仆就是服务,就是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今天能办的事不拖明天,这次能办的事不拖到下一次。因此,必须加强党的宗旨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牢固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坚决纠正和克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关心群众疾苦,耐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意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为群众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及时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把关心群众、依靠群众,切实为群众谋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地把“三个代表”的要求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