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我国从1月1日起,调整行邮税税率——降低行邮税影响有多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9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消费视窗

我国从1月1日起,调整行邮税税率——
降低行邮税影响有多大
本报记者 曲哲涵
从国外带东西更合算?
有朋自国外归,带给你洋烟洋酒;或者,受你之托,买回据说价格比国内更便宜的摄像机、数码相机,你在高兴感激之余,是否问过朋友:交了行邮税没有?
行邮税是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我国一直按四个分类对行邮物品征税:烟、酒,税率为100%;化妆品、摄像机及其配件,税率为80%;纺织品和制成品,电器用具(包括电视机、洗衣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等)、照相机、自行车、手表及其配附件,税率为30%;书籍、报刊、珠宝等其他物品,税率为20%。
行邮税税额为商品的完税价格乘以税率。如果你的朋友带给你的摄像机完税价格折合人民币9000元,税率为80%,那么他应该缴纳行邮税7200元。这样一算,从国外带东西就不一定“赚”啦。旅客:“倒霉”的人才交这税
记者随机在网上做了一个调查,在9个出过国且都带回不少东西的人里,交过行邮税的只有一位赵小姐,她还是在入境抽查时“倒霉”被抓住的。
按规定,出入境的旅客必须自觉将须缴纳行邮税的物品进行报关,按价按率交税,旅客对物品价格不详或瞒报的,由海关征税处代为估价。对没有按规定交税的旅客,海关有权进行补征追征。然而:
陈先生得知入境只能免税带两瓶洋酒,入境前,就已经把他买回的十几瓶酒交由同伴分散携带;王小姐知道携带的外国服装价格高于1000元就要交税,干脆里三层外三层穿在身上,谁也说不出个啥。
在海关入境检查处,大多数旅客的行李未经开箱查验,个别被抽查的人一脸颓色,只好自认倒霉。据说,海关确定抽查对象主要依据的是他们内部按旅客方向等标准确定的比例,以及监管人员在现场对旅客察言观色得出的结论。
市场:照念自己的经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关税总水平的下降,国家从今年1月1日起,对行邮税进行了调整:烟酒类税率降低至70%;化妆品、摄像机类税率降低至50%;书报类为10%。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通过行邮方式带回的“洋货”数量会增多,进而对目前市场上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触动呢?
事实并非如此。目前市场上,“洋货”念的都还是年头年尾促销的经,没有谁理会“行邮税”。中友百货、西单商场、北京市百货大楼的进口化妆品,自元旦起,与国产化妆品的“待遇”一样,都在降价促销,降价幅度并无二致。西单商场的洋烟洋酒因节前热销,价格比国产烟酒还要稳定。
其实,不论是降价促销还是稳价热销,都在印证一个事实:商品的丰富和流通的发展,让我们在面对更多选择时,不再因“进口”两字而晕眩。如今在我国,大概少有消费者会托人从国外搬冰箱、彩电回来,进而去交纳行邮税了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