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在国外过春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9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在国外过春节
许宏治
最近十来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春节是在国外过的,先是在德国,后来在俄罗斯。
  在国外过春节,最大的感受是思乡之情格外强烈。身在异国他乡,不能常回家看看,平时也难免有想家的时候,但工作一忙,也就顾不上了。而春节就不同了。春节前,从国内寄来的报纸上得知,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来临了。但是当地人并不过春节,因而那几天和平时一样,人们照常上班,街上毫无节日气氛。这时候,想起国内过春节时合家团聚的热闹情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古人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是对极了。
  于是,同在异乡为异客的华夏子孙们,便聚在一起过年。记得在德国的时候,每年大年三十晚上,中国大使馆内部都要全馆团聚,一起吃年夜饭。驻当地的中国新闻机构和民航办事处人员等“散兵游勇”也都被请到使馆去参加团聚。饭后还要举行联欢会、舞会,大家其乐融融,很有些节日气氛。
  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也都要聚在一起搞些活动,共同欢度新春佳节。在俄罗斯的时候,我每年都接到邀请,去参加当地华人华侨联合会举办的春节联欢会。联欢会在由华人开办的莫斯科最大的中餐馆长城饭店举行。偌大的大厅座无虚席。华人华侨济济一堂,兴致勃勃地观看他们当中的文艺积极分子精心排练的节目以及特地请来的俄罗斯文艺团体表演的俄罗斯舞蹈等精彩节目。
  令人特别难忘的是,国外的一些友好团体也专门为中国春节举办各种活动。例如在俄罗斯,我出席过俄中友协举行的一次春节晚会。当时俄罗斯经济形势不好,俄中友协经费十分困难,但仍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举行春节晚会。许多俄中友好的积极分子踊跃出席,并邀请了许多中国朋友参加。俄中友协负责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向中国朋友祝贺春节。会上请中国大使馆的一位外交官给俄罗斯朋友介绍中国春节习俗,并放映了关于中国春节的录像。俄罗斯朋友还表演了诗朗诵、歌舞、冬不拉独奏、时装表演等精彩节目。参加演出的主要是青少年。晚会组织者介绍说,这样安排是为了把俄中友好的精神传给下一代。俄中友协为办好这次晚会进行了精心准备,许多工作人员不计报酬,默默地奉献,精神令人感动。在德国时,我也参加过德中友协举办的类似活动。
  这些年来,国内过春节的气氛似乎不如过去浓了。随着“禁放”的实行,“爆竹声中一岁除”的习俗成为历史。而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年年难办年年办,也使人们对它的兴趣渐减。然而对于海外游子来说,它们仍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我在德国的时候,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像带都由春节后中国民航的第一个航班从北京带到使馆。带子一到,使馆立刻通知各单位去使馆观看。后来我在俄罗斯常驻的时候,使馆架设了卫星天线,可以直接接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节目,和国内同步观看春节晚会,不必再从国内带录像带了。
  我在国外时还发现,当地人虽然不过春节,但也借鉴和移植了中国过农历年的某些习俗,用来过他们的新年。记得1998年元旦前,莫斯科大街小巷出现了大量虎的形象。大大小小的挂历和年历卡上,虎成了主角。各种玩具虎随处都有出售,成为莫斯科人采购儿童新年礼物的首选之一。当时俄国人男女老少都知道,即将到来的1998年是“虎年”。由此推想,俄国人也不会不知道,2001年是“蛇年”。不知年前国内是否有商家想到,赶制些玩具蛇运到俄罗斯去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