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金色大厅再度回响中国民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19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

金色大厅再度回响中国民乐
本报记者 刘琼
新世纪的曙光刚刚照耀神州土地,辉煌华美的黄钟大吕和悠扬婉转的丝弦古乐即已奏响在维也纳金色大厅。
1月7日晚上,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广播艺术团主办、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承办的《新世纪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国航世纪行》在音乐之都隆重拉开帷幕,去年在此成功举办了2000年《龙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又一次走上布满火红花卉的舞台,向近两千名热情观众展示中国民乐的魅力。
一曲奔放热烈的《新世纪序曲》,把熟悉中国音乐的观众带进音乐家聂耳创作的《金蛇狂舞》的旋律,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迎接新世纪的欢乐心情。琵琶古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成的《春江花月夜》传达了中国古诗词静谧祥和的意境。河北民乐《放驴》粗犷活泼,笛子里吹奏出浓郁的中国北方乡土气息。《胡琴风韵》汇集了用京胡演奏的《夜深沉》、用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用板胡演奏的《花梆子》片断,有“当代中国最杰出和最受欢迎的胡琴全才”之誉的青年胡琴演奏家姜克美执弓出演,充分显现中国弓弦乐器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全场顿时响起雷鸣般掌声。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历史与已故民乐大师彭修文的名字分不开。”在主持人赵忠祥沉厚的解说声中,彭修文创作的第一交响乐《金陵》回荡在金色大厅上空。
通过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蓝色多瑙河》,今年首次被移植到中国民族管弦乐中,中音芦笙模拟圆号在弦乐器颤音的衬托下表达出维也纳人民热爱故乡的深情厚谊,接踵而至五首小圆舞曲,全曲在急风骤雨式的狂欢中结束。去年在金色大厅已演奏的《维吾尔音诗》和《瑶族舞曲》再度引起热烈反响。为体现中国地域博大和文化多样性而编配的乐曲《湘西风情》等在青年指挥家彭家鹏小小银棒下,打破惯常的演奏概念,从深度上挖掘中国民乐的特质。彭家鹏表示,乐团代表祖国和人民演出,应该把最美妙动听的中国民乐传播给世界人民。
最后,充满节日热烈气息的《喜讯到边塞》把观众的情绪又一次推向高潮。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中,艺术家们又返台加演了《阿细跳月》、《拉德茨基进行曲》和《步步高》等多首作品。
今年是中奥两国建交三十周年,很多观众表示,中国艺术家带来如此美妙的音乐,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到来之际送给奥地利人民最好的礼物,同时也表达了两国人民迎接新世纪同样喜庆的心情。
中央电视台将在春节期间向一百多个国家转播这台音乐会。(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