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小地方办大节——广州市花都区扶持皮革皮具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1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商海搏击

  小地方办大节
——广州市花都区扶持皮革皮具业纪实
  本报记者黄幸群韩建清
  首届中国皮革皮具节日前在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举行,短短4天,皮具皮革销售总额即逾5亿元,还签订各类投资项目6.5亿元。真可谓“小地方,办大节”。
  狮岭虽为一小镇,原来也没有资源优势,但在皮革皮具业中的名声不小,产品销路不错。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狮岭镇生产的皮具产量占了全国皮具产量的1/4。
  引导一家一户成市
  20年前,这里有个靠近铁路的小山村,农民为了解决温饱,一家一户地开始了用缝纫机车皮袋,缝制好了就送进城里卖。逐渐地,这种家庭作坊形成了一定规模。
  如何把处于自发阶段的家庭作坊式经营,引导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去,这需要私营企业不断地从微观上增加动力,也需要政府从宏观上加以调控引导。花都区政府认为,对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卖到哪里去、用什么价格交易等等,主要该由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来定,政府扶植重点是为农民生产的产品走向市场提供服务和方便。
  为了引导零散的经营者扩大生产规模,狮岭镇政府沿京广铁路东侧划出一块“黄金地段”的地块,以优惠价格出让土地给个体户;对部分资金不够的人,政府还出面找银行协商。107国道刚竣工通车,狮岭镇政府又以同样的办法,在国道边向西发展,继续皮革街的二期工程。就这样,经过前后10年的建设,东西全长两公里的狮岭“皮革一条街”终于成型,成了远近闻名的专业市场,一条街就云集了800多家经销和批发皮革、皮革五金等皮具原辅材料的公司、商行,加工皮具用的所有原辅材料在这里都可以买到;周边和镇上有4000多家皮具生产企业,全是私营的,而且来自浙江、江苏、四川等外地的厂家和商家越来越多。
  下大力气培育大市场
  随着狮岭皮革皮具逐渐成行成市,对政府支持的要求和内容也在不断改变。区里和镇上的干部有这样的共识:小市场发育到一定阶段,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植,培育大市场,政府介入不介入效果就大不一样。而政府的作用关键是做发展大市场所必需,企业又做不到、做不好的那些事。
  去年,花都区根据狮岭皮革皮具发展的新态势,成立了由区长直接指挥、由27个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的狮岭皮革皮具发展领导小组,从产销、信息、土地使用、收费、管理等方面,给予“一条龙”式的发展扶持。
  比如说,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树品牌的极好场所,但单靠企业名义争取已经无法上会,区委区政府就把镇上知名企业组合起来,以镇政府的名义向有关部门申请,使一批品牌较响的企业获得进入广交会的通行证。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去年年中,花都区政府领导向国家有关部门领导提出了在狮岭举办首届中国皮革皮具节的设想。不到一年,这个设想就变成了现实,狮岭皮具的品牌在全国业界内唱得更响了。个体经营者们难以筹划的事情,政府想到了,也尽全力做好了。统计数据显示,政府有力的扶持已初见成效,狮岭镇去年用电量增长30%,贸易量增长60%,工业产值增长18%。目前,私营企业老板们投资狮岭皮革皮具业的热情越来越高,政府规划中的皮革皮具工业区已处于热卖之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