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配好这把“金钥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2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一周视线

  配好这把“金钥匙”
  王斌来
  新年伊始,刷卡就医成为上海部分市民的新享受。悄然而至的社会保障卡,就像一把开启社会信息化管理的“金钥匙”,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求学、就业、就医、退休……个人信息浓缩在一张小小的社会保障卡里,生活从此变得简单。
  随着改革的深化,劳动者的就业求职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保险也逐渐社会化。面对如此重大的变革,职工必须从“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实行社会保障卡制度,在人与社会之间搭起了一座信息化桥梁。通过社会保障卡这把“金钥匙”,可以快速实现人与社会保障的对接。推行这一制度,对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稳定社会秩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管理部门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建立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人们将不再沿用传统模式处理涉及自身权益的事务。社会保障卡不单纯是一个卡,它是单位、个人与整个社会保障管理系统链接的钥匙。办事不必再带上一大摞证件、证明,甚至可以足不出社区,这已经不是梦想。将人们从这些复杂耗时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大大方便了持卡人。此外,这一做法在许多国家通行,有利于我国与国际惯例接轨。
  推行这一制度,利国利民,是大势所趋。社会保障卡在上海一经推出,即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充分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社会保障各项业务的种类和需求不同。大多数地方的社会保障卡目前尚处于初创阶段,有的地方,卡的业务单一,没有做到一卡多用;各地卡的名称和标准不统一,无法跨地区、跨业务使用;有的地方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盲目发卡,结果无法使用。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0年6月制订了社会保障(个人)卡的规范和安全要求。有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要求,社会保障卡工程才会健康发展。也要防止有的地方借发卡之机乱收费,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同时,广大市民对社会保障卡从认识、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完全发挥社会保障卡应有的作用,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从长远发展看,社会保障卡的目标是“一卡多用”和“全国通用”。实现这一目标,并非轻而易举。因此,推广这一制度时,必须注意因地实施,循序渐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配好这把“金钥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