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干部下乡吃“派饭”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2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杂谈

  干部下乡吃“派饭”好
  郑有义
  不久前,我与一领导同志下乡,到村里吃“派饭”,在农家的饭桌上与农民聊天。农民说,“他们最看不得的是上边下来的干部胡吃海喝,弄得酒气熏天。现在日子好过了,倒也不全是在乎那点吃喝,而是一看到干部这个样子,打心里就不愿相信他们,啥话也不想说了”。在农家的饭桌上,还听到农民实实在在地说了不少调查会、座谈会上难得听到的第一手情况。一餐“派饭”,一席农家百姓的肺腑之言,令人深思。
  干部下乡,在老百姓家吃“派饭”,可说是我们的一个好传统。盘腿在农民的热炕头上,或坐着“小马扎”在清风习习的农家小院,一盘老豆腐,几碟小咸菜,与房东一家,边吃边聊,情也融融,乐也融融。群众与你“不隔心”地聊,拿你当“家里人”倾诉,一餐下来,家长里短,村风民情,知了不少,干群关系在这一餐一饭中悄然增添了融洽和密切。
  不知从啥时起,一些干部下乡吃饭不进农家门了,不吃“农家饭”了,改在“村食堂”、饭馆里、村干部家(自然是摊在农民身上)。鸡鸭鱼肉多了,生猛海鲜多了,酒气冲天多了,与农民的关系却明显疏远了、淡漠了。久之,一些干部身离饭馆酒店近了,心离农民百姓却远了,听不到、听不进甚至不愿听、不想听群众的声音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干群隔阂、矛盾由此而生。
  干部下乡,一餐一饭非小事,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干群、党群关系。农民群众往往先从下乡干部的“吃吃喝喝”上看党风,看“远近”。一些基层干部的腐败也往往始自不经意的一餐一饭的“吃吃喝喝”。为防微杜渐,防止“病从口入”,筑起反腐败的第一道篱笆,为了解民情,融洽感情,贴近百姓,还是提倡干部下乡吃“派饭”的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