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综合整治 古都洛阳再展名城新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21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大投入加快建设综合整治
 古都洛阳再展名城新姿
  本报郑州7月20日电记者李杰报道:城市变靓了,环境变美了,人的精神面貌也大不一样了。这是今年到洛阳去的人的共同感受。近几年来,洛阳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创建”的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精心整治旅游景区,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使古都洛阳再展名城新姿。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名列七大古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介绍,仅都城遗址、文化遗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达1000多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更是闻名遐迩。
  近些年来,洛阳基础设施建设和文物景点环境治理欠账较多。为改变这种状况,1998年开始,洛阳市委、市政府从保护文物、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美化城市环境着手,先后投资近40亿元,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塑造名城风貌。他们先后建设、拓宽、改造了27条主干道,拆除违章和不协调建筑75万平方米,并加大了对市政排水、排污、供电、照明和电讯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根据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的要求,又在全市实施了“绿、亮、净、美、畅”五大形象工程,投资1.14亿元绿化广场面积37万平方米,美化沿街建筑物471栋,铺设彩色道板21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厕70余座,使人均绿地面积达到7平方米。特别是对贯穿市区的洛河进行治理,建设了长11公里、拥有花草树木、亭榭广场、600公顷水面和两座景观大桥的洛河风景游览区,为古都增添了亮丽的景色。
  与此同时,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市政府多方筹资,先后实施了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千唐志斋等重点文物和旅游景区的治理维护,建设了洛阳博物馆、古墓博物馆、都城博物馆、文物精品馆等“八大馆”。为打造旅游精品,洛阳市以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投资4.2亿元,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3个骨干景区进行了综合整治,拆迁违章和不协调建筑20多万平方米,新建绿地广场10万平方米,从根本上解决了脏乱差状况和不文明经营行为,改善了旅游环境,提升了景区品位,使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一次成功,并和白马寺、关林一起成为全国4A级旅游景区。去年底,洛阳市实现了高分入围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