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解决人口问题的纲领性文献——读《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3
第10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解决人口问题的纲领性文献
  ——读《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
  田雪原
  世纪之交,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阐明了未来我国人口数量、素质变动的方向、目标,勾画出人口以及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蓝图:2005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3.3亿以内(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2001—2005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超过9‰。同时提出提高人口素质的目标,要将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42/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到31/1万左右;巩固和提高9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城市和有条件的农村要基本满足高中教育需求,建立起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2010年人口总数控制在14亿以内,平均所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同时要解决好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初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21世纪中叶人口增长到接近16亿时实现零增长,其后人口总数缓慢下降。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完整高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幅度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更为合理等。
  白皮书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客观地提出和分析了人口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是:其一,人口数量增长对资源、环境压力的持续增大。尽管目前生育率下降到较低水平,但21世纪前半叶仍保持一定增长势头,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有增无减。
  其二,生产年龄人口继续增长对就业形成压力。根据预测,15—59岁生产劳动年龄人口将一直增长到2020年,这对于人口和劳动力本已过剩的我国来说,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加大了解决的难度。
  其三,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与养老保障滞后的矛盾。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年龄结构老龄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和地域分布不平衡的特点。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形成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时间差”,给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其四,人口文化教育素质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矛盾。
  其五,人口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1999年全国城镇人口所占比例为30.9%,世界为46%,发展中国家为38%,我国落后许多。近70%的人口滞留在农业,造成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平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本、产出资本较少,是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
  其六,人口地区分布和人才向沿海流动与西部开发的矛盾。人口地区分布格局的形成,是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不要求西部大量增加人口,但需要人才资本的积聚。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部人才“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留住和吸引人才成为大开发的关键。
  如何解决上述人口变动与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白皮书站在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提出需要继续贯彻落实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实行控制数量、提高素质、调整结构相结合,当前以数量控制为重点的基本方针。白皮书将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纳入未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提出综合治理的目标、方针和政策,是指导解决新世纪人口问题的纲领性文献。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学术委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