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难忘家乡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5
第4版(大地·副刊)
专栏:

  难忘家乡戏
  王永福
  对于旧历的新年,人人都有许多值得留恋的记忆,总也忘不了。时至今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春节,在胶东农村看过的一场场家乡戏,如图画似地刻在脑海里,记忆犹新。
  共和国诞生之初,刚获翻身解放的农民,日子虽然不富足,逢年过节的娱乐生活,却十分活跃。农村一进入腊月,辛勤劳碌了一年的乡亲,便开始排练文艺节目,村里一些擅长文艺的青年男女,凑集一起,搞来剧本,有时也自己动手编剧,由文化人或经验丰富的长者当导演,搭配好角色,临时剧团便成立了。从此,白天夜晚,远近村庄,锣鼓铿锵,琴声悠扬。除夕临近,无论大庄小村,都要在街中心或村头,用木板和高粱秸,搭起土戏台。从初一到正月半,周围村庄,相互串演,敲锣打鼓,迎来送往,煞是热闹。春节里,看戏成为男女老幼的最大乐趣。一有演出,无不锁门闭户阖家出动。每逢哪个村有节目,邻近村庄的人,也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地前往观看。先到的坐在石头或砖块上,后来者坐矮板凳,再后来就站在高凳上。有时连戏台前方的土粪堆上、矮墙头上、低树杈上,都挤满了热心的观众,大家全神贯注,秩序井然。
  每年这时节,平时各自奔忙,难得一见的乡里乡亲,都汇聚在一起,互致问候,成为故乡一年一度的团拜会。尤其青春小伙,年轻姑娘,这时更要着意打扮一番,借看戏之机,展示自己的魅力,以求引人注目,寻觅称心的恋人。台上演出的帅哥靓妹,更加格外吸引人,颇受台下“追星族”的青睐。正月过后,往往到“角儿”家登门求亲的人就有不少。当时我们村北边村庄一位小学教师,就娶了春节看戏时相中的一位旦角姑娘为妻,一时很受人羡慕,传为佳话。
  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家乡戏非常质朴。布景和道具,十分简单;演员的服装,多是从各家各户凑借的;演出的照明设备,也只是在剧台前上方的横竿两端吊上两盏煤油罩灯,充其量是挂两个汽灯;乐队也只有一把胡琴、一个梆子、一双铃铛。我上初中时刚学会拉琴,几乎每年寒假,都要充当本村剧团的“琴师”,随团演出。
  家乡上演的剧种,有京剧、吕剧、黄梅戏、歌剧;有传统剧目,什么《苏三起解》、《拾玉镯》、《王定保借当》;也有新编现代剧《刘胡兰》、《血泪仇》、《李二嫂改嫁》;还有移植改编已有的剧本,谱上当地流行的曲子;有的是就地取材、自编自演,主题多是揭露旧社会罪恶、歌颂翻身幸福、勤劳致富光荣、嫌贫爱富可耻。戏剧效果很好,打动人的不在于演员的唱功和做功,而是剧中的人物和情节能引起共鸣。演出群众亲身经历遭遇的“苦戏”,老人和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泪湿衣襟。记得我们村根据本村一位后娘虐待前窝孩子的真人真事,自编自演了一出戏,那位后娘站在台下看演出,越看越受不了,终于悄悄退场,后来还真的幡然改过。
  家乡戏还带来节日农村市场的繁荣。每当一村有演出,周边村庄的一些小商小贩,也会蜂拥而至。剧台下边,观众周围,摆摊卖冰糖葫芦的、花生芝麻饼糖的、吹玻璃泡的,还有挎着篮子叫卖炒花生、葵花籽的,靠近人群走来走去,熙熙攘攘,令人眼花缭乱。那热烈的场面,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形成另一道热闹的风景线。
  历史进入新千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故乡早已旧貌换新颜:当年简陋的露天土戏台,已被宽敞豪华的“影剧院”代替了;土味十足的农村俱乐部,已被专业剧团取代了,家乡戏已销声匿迹。如今人们坐在家里,通过多频道彩电,可以随心所欲地选看各种各样的现代文艺节目。但乡亲们依然盼着城里人能送戏下乡,希望能聚在家门口观看文艺演出,向往当年欣赏家乡戏那种生活乐趣。(李真剪纸)(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