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百年列维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1-25
第4版(大地·副刊)
专栏:

  百年列维坦
  邵宁
  去年8月是俄罗斯著名风景画家列维坦逝世一百周年,所以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博物馆里,列维坦都受到了格外的关注,他的画陈列得非常突出,展厅里还有关于他的特别介绍。列维坦的名字我早就熟悉,他的画成为俄罗斯大自然的象征,甚至在俄语课本里也收录了他的一幅画《金色的秋天》。不过,直到现在,我才仔细看了他的生卒年月,不由得吃了一惊:1860—1900。列维坦只活了四十岁,真是一位早逝的天才。
  列维坦出生在靠近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小镇基巴而塔,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中。他出生才几个月,父亲就带着全家移居莫斯科。1873年,怀着成为画家的愿望的列维坦进入莫斯科美术、雕塑和建筑学校求学,师从别洛夫和瓦斯涅佐夫,两人都是非常优秀的画家。列维坦求学的日子十分艰辛。十五岁那年,母亲去世了,过了两年,父亲又离开了他。但这时候,他已表现出了出色的绘画才能,一个艺术大师就在生活的磨难之中成长起来了。他跑遍了莫斯科郊外,又沿着伏尔加河沿岸旅行,和俄罗斯的天空、森林、河流、土地深情对话。
  在列维坦的笔下,黄昏、傍晚、暮色是经常的主题。《晚钟》描绘的便是黄昏降临的郊外景色。画面中央是一条宁静的小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丛中远远地可见一座带蓝色圆顶的教堂,旁边是修道院的钟楼,红白相间,尖塔顶上还有一个金色的小圆顶,河面上隐约可见教堂、钟楼的倒影。我觉得很像我在莫斯科郊外谢尔吉镇看到过的风景。河的一边靠着两条小船,透出一股萧索味儿,有一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在永恒的安宁之上》也是一幅名作,画面上天空布满阴云,一条无波的大河,河边是暗绿色的草地,零星可见几个墓碑、一间小木屋,同样笼罩在灰色中,表达的情绪犹如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悲怆》。
  如果说上述两幅画仿佛电影中的远景的话,《池塘边》却如一个近景特写,粗大树干搭成的木桥架在池塘上,在绿得发黑的树林上空,夕阳的余晖还未褪去,池塘泛着点点金光,一切细节都那么清晰,呈现出一种光与影的和谐。列维坦的风景画中也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主题。如名作《弗拉基米尔小路》,这是一条有名的悲伤的道路,是沙俄时代的流放者、苦役犯去西伯利亚的必经之路。在画家的笔下,没有动人的风景,荒芜的田野里只有孤零零的一条黄土小路,通向不可知的未来。它比一般的作品更深地表现了画家对多灾多难的俄罗斯的忧虑和同情。我想,列维坦常用灰暗的色调,除了他的心灵经常充满了忧愁之外,也体现了俄罗斯的大自然的特征。俄罗斯冬天特别漫长,白天的时间也很短,往往到下午四点就已暮色四合了。
  然而,他的作品中也有很多亮色。在特里基亚科夫美术馆的展厅里,一抹浅绿吸引了我。只见画面上是一幢乡间小屋,被深浅不一的透着黄色的绿所包围,原来画的名称就叫做《新绿》。而《白桦林》是一幅杰作,被表现的是小白桦树林的一角,阳光在白色树干和鲜绿色叶子上颤动着、游戏着,旁边是鲜嫩多汁的青草和星星点点的蓝色小花,画面的色彩是柔和的、新鲜的,同时又是明亮的。它被称为“俄罗斯印象派”的代表作。
  尤其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作品更充满了蓬勃的活力。《三月》中,虽然大地上仍覆着厚厚的积雪,白桦树干仍是光秃秃的,但天蓝得令人陶醉,木屋顶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那幅著名的《金色的秋天》创作于1895年,画面充满了阳光,湛蓝的天空,仿佛活生生的会呼吸似的,天空飘浮着灰白色的云,阳光穿过云朵照耀在同样蓝得发亮的小溪上,田野正在由绿变黄,树叶已全部变成金黄色,清晰可见的笔触宣泄着画家心中涌动的激情。
  俄罗斯艺术史家认为,是独特的心理生理的细致性,以及对大自然状态的敏锐性和热爱,构成了列维坦绘画的诗意。他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瞬间的美,并用自己的画笔将它表现出来。他的作品也是人的心灵画面在大自然中的反映。他将对大自然生命的表达和人类的体验极好地融为一体。
  看列维坦的画,我总感到充满忧郁的情调,似乎具有某种“契诃夫式”的东西。他的风景画和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十分和谐。果然,翻阅列维坦的传记才知道,他和契诃夫是好朋友。两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认识了,他和契诃夫都有着充满诗意的处世态度、对大自然的相同理解和简洁的艺术语言。契诃夫也被称作文学家中的“风景画家”,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望着温暖的夜晚的天空,望着映照出疲惫的、忧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种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满足。”
  生前经受了那么多坎坷的列维坦,一百年后仍受到如此厚爱,在中国还有许多知音,是他生前所始料不及的。他只活了四十年,但他的艺术生命如同他画笔下的俄罗斯田野一样,永远年轻。(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