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心中飘扬着鲜艳的党旗——科技战线共产党员群像素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7-03
第10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心中飘扬着鲜艳的党旗
——科技战线共产党员群像素描
本报记者李新彦任建民杨明方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阔步前进,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凯歌。从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到“东方红一号”激动人心的旋律;从遨游深海的6000米水下机器人,到翱翔云天的“神舟”号无人飞船;从种子播撒五大洲的“中国杂交稻”,到出口创汇“唱主角”的国产程控交换机;从追赶世界前沿技术的“863”计划,到与国际同行并肩攻关的“人类基因组”工程……这一项又一项令世界瞩目的科技成就,凝聚着千千万万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在他们中间,共产党员科技工作者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本报记者从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中采写了4位普通共产党员的事迹。走近这些在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的科技工作者,透过他们工作生活中朴实无华的片段,我们可以体味到他们身上闪耀着的时代精神。
  “黄瓜夫妻”侯锋、吕淑珍淡薄名利,为丰富人们的“菜篮子”辛勤耕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农民的粮囤子大了,钱袋子鼓了,市民的菜篮子满了——冬吃夏菜,北有南菜,一年四季都有反季菜。这种变化,一靠党的政策,二靠科学技术。这种变化里,凝聚着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在这支默默无闻而又功勋卓著的队伍里,有一对具有童话般传奇色彩的“黄瓜夫妻”。他们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辛勤耕耘了半个世纪;他们培育的优质黄瓜种子,推广面积占全国黄瓜种植面积的80%——他们就是我国黄瓜育种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天津农科院副院长兼天津黄瓜研究所所长侯锋和原天津黄瓜研究所副所长、党支部书记吕淑珍夫妇。
  侯锋195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市农业水利局当了一名技术员。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毕业生,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驱使他跑遍天津郊区县,调查生产,指导技术。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菜农蹲在地头,面对着被霜霉病、白粉病毁掉的黄瓜,心急如焚,但又束手无策,辛勤劳作换来的只是失望、无奈和泪水,他的心深深地被触痛了。就是这件事,使他把自己的一生与黄瓜事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吕淑珍1956年毕业于沈阳农学院。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使他们成为科学研究的挚友和生活的终身伴侣。每逢黄瓜花开时节,蜜蜂采粉酿蜜,蝴蝶吮花纷飞。侯锋夫妇比勤劳的蜜蜂还勤奋,比忙碌的蝴蝶还繁忙。从清晨干到中午,又从中午干到傍晚。在那似火骄阳下的黄瓜架间,在那闷热窒人的蔬菜大棚里,他们大汗淋漓,点点滴入禾下土……
  知识的根苦,果却甜。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潜心研究,他们先后主持育成抗病害的四代黄瓜优良品种——津研系列,津杂系列,津春系列,津优、津绿、津美系列,使我国黄瓜顺利完成了四次更新换代,育种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成果跨入国际领先行列,有效地解决了黄瓜低产多病等难题,由亩产25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0公斤以上。如今,这些黄瓜良种已撒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在东南亚、非洲、美洲都有种植。
  经过20年的努力,他们还建立了涉及4个省市、20多个乡镇、100多个农村、几万人的黄瓜良种培育基地,同时在23个省市建立了推广、销售良种网点。
  通信专家邬江兴勇于创新,让国产通信设备跟上信息时代步伐
  站在信息时代的门口,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通信事业的长足进步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达到1.16亿。目前,我国通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已跃居世界第二位。
  然而10年前,我国的程控交换设备还完全依赖进口。1989年,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年轻的计算机专家、共产党员邬江兴和他的4位战友毅然立下“军令状”,承担起研制国产程控交换机的重任。他们依靠技术创新,从计算机的角度切入交换机的研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做成了发达国家往往需要上千人、历时七八年才能做到的事情。1991年,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HJD04”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像一条巨龙横空出世,使我国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独立开发大容量交换设备的国家之列。
  “04机”像一颗璀璨夺目的信号弹,照亮了民族信息产业的广阔天空。在巨龙“04机”巨大成功的鼓舞下,国产通信设备的研发形成群体突破。随后几年间,大唐、中兴、华为等民族品牌通信设备相继崛起,形成了“巨大中华”这一“敢与外企试比高”的民族通信产业“联合舰队”。
  我国通信网的建设还面临一个怎样才能做得“更强”的问题。1996年5月,原国家科委将研制具有光纤互连全分散复制式宽窄带混合交换平台、最大综合业务网交换机、智能网节点设备和GSM/CDMA通用分布式移动交换中心等功能的超大容量高性能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研制任务,作为重中之重项目列入“九五”攻关计划。
  在与信息技术的赛跑中一刻也没有松懈的邬江兴再次直面挑战。他率领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DSC)的战友们扬帆远航,历时4年,终获成功。2000年9月,“高性能程控数字交换机”项目通过专家小组的验收。
  在“高机”的攻关过程中,邬江兴坚持学术创新、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并举,不仅形成了106篇高水平论文,产生了52项技术成果,获得了13项发明专利,还相继开发成功“ISDN交换机”、“CIN—02高级智能网系统”、“通用移动交换平台”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关键通信设备,累计创造了3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
  高技术的竞争首先是人才的竞争。10多年前,邬江兴担起“04机”的开发重任时只有三十出头;如今,他也要求年轻人勇挑大梁。邬江兴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再优秀的科学家,如果在他的身后没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梯队,其事业将难以为继;中国的信息产业要常盛不衰,首先必须造就坚固的“人才大厦”。
  科考队员刘小汉不畏艰险,在南极冰川中展现共产党员的人格魅力
  从1984年至今,我国已成功地组织了16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和一次北极科学考察。我国科学家常年在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空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学科的常规观测,到南极的总人数达2400多人次。
  凡是参加过极地考察的人,都听说过刘小汉这个名字。今年52岁的刘小汉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作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刘小汉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正赶上我国首次进行南极考察。从那时起,刘小汉已先后5次奔赴南极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最冷的地区,最冷月的平均温度是零下62摄氏度,最冷达到零下89.2摄氏度的低温。1999年和2000年,刘小汉两次带队深入南极冰原中的格罗夫山进行综合考察,在陨石发现与回收、南极冰盖进退的地貌地质调查等方面获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9年第一次带领4名队员深入南极内陆冰原考察时,刘小汉他们走过的每一步路,从来都没有人走过,谁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危险。一旦遇险,没有人能够来搭救。他们白天在狂风中攀登高山。尤其在陡倾的岩石上,表面结一层冰,冰上再覆一层软雪,奇滑无比。加上猛烈的阵风一推一掇,使本来已经站不住的脚跟更是举步维艰。重重地摔跟头是家常便饭,有时摔在地上爬不起来。
  有一次,雪地摩托出了故障,引擎怎么都发动不起来了。在死亡的考验面前,刘小汉和同伴们团结起来,4个人先是用手柄绳轮流启动,再检查引擎盖,又试着从后备油箱中抽出些油注入。结果都不行,初步判断是油箱燃油混入的冰晶堵塞了喷嘴细管。当时大家心里沉甸甸的,最后用便携式热水瓶中的热水,浇在喷油嘴部位,雪地摩托才又启动起来。
  几年来,刘小汉已习惯了野外工作,每年少则三四个月,多则七八个月在野外。不出野外时,他每周7天,每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到夜里10点、11点才回家。刘小汉诚恳地说:“当初做地质工作并不是自己的选择,但我不后悔终生从事这份事业。不管是在实验室还是野外,我都不觉得苦和累,反而自得其乐。”
  农机专家陈志知难而进,带领科研院所探索企业化改革之路
1999年,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走进数以百万计的科技人员平静的生活。这年5月,原国家经贸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所属242个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在这场改革浪潮中,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志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和强烈的事业心,带领中国农机院走上企业化改革的康庄大道。
  中国农机院过去是一个靠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1999年,陈志和班子成员认识到,科技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尽管转制有不小的风险,但不转制更没出路。于是,他们积极主动争取转制,成为中央直属的十几家大型科技企业之一。
  农机院打破部门界限,重新配置科技资源,改变了长期存在的大而全、分散化的格局,将延续了几十年的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的构架,改造成事业部与母子公司并存、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度。
  在内部组织结构改革方面,农机院首先将院管理部门原有的14个处、室、办撤销,重新组建4个部,原来的18名处级干部只重新聘任了4位任职能部门部长。调整后的管理人员由原来的98人减少到48人,取消了局、处、科等行政职务级别。
  分配制度的改革优化了职工收入分配的结构,拉开了档次,使得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全院经济效益逐年提高,职工年平均收入增长率达23%,科技、经营、管理骨干的年平均收入翻了一番。
  经过改革的洗礼,农机院的科研水平大为提高。改制之前,农机院每年只能得到200万元的科研经费。而转制后,依靠自身的实力,通过招投标等市场手段,农机院承担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和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有两项是“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关键技术装备研制”和“主要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装备与示范工程”。这几年,中国农机院每年的科研经费都在2000万元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