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苦聪人定根了——来自云南苦聪山寨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05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苦聪人定根了
——来自云南苦聪山寨的报告
本报记者任维东
  者米是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一个乡,坐落在西隆山里,最高海拔3074米,气候复杂多变,深山老林里散落着“苦聪人”的山寨。
  由者米乡乡长李玉明(苦聪人)带领,我们在闷热的天气中经过1小时的攀登,登上了苦聪人山寨——上呐米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崭新的小学校。村委会主任普中告诉我们说:“这是寨子里第一座小学,才修好不久,苦聪娃娃终于能上学了!”
  放眼望去,从前祖祖辈辈住茅草窝棚山洞的苦聪人,如今家家都是政府统一修建的装有玻璃窗户的石棉瓦新房。房前屋后,村民们搞起了“庭院经济”:竹子围栏做成了猪圈,菜地里种上了蔬菜,香蕉树上挂满了串串绿色的香蕉……
  李乡长介绍说,全乡苦聪人约有5000人,1985年“苦聪人”才被确定为拉祜族。他们原来世代生活在原始森林里,与世隔绝,以兽皮、树皮蔽体,靠打猎、采集野果为生,实行“有肉大家同吃,有酒大家共喝”的“原始共产主义”。
  20世纪50年代末,苦聪人逐渐走出深山老林,放下火药枪,告别打猎和游耕生活,由政府给他们发粮食、衣服和农具,实行定居定耕。
  从“原始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的苦聪人,改革开放后,一度难以适应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依然贫穷,直到1997年人均纯收入仅107元。有一些苦聪人重新拿起火药枪,回深山老林狩猎去了。
  苦聪人的贫困引起了云南省领导的重视。省委书记令狐安说:“金平拉祜族贫困程度相当深,社会发育程度相当低,在全省是少见的。”他建议:苦聪人的扶贫攻坚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3年的时间解决“吃饱饭、有水喝、能上学”的问题,第二步再用3年左右的时间“修通公路、有电用、有钱花”。
  云南省政府拨出专款,从1998年9月起在者米乡实施“155”温饱工程,即“每年解决1000人,用5年时间,解决5000人”的温饱问题。同时派出驻村工作队,实行结对帮扶,一面手把手地教苦聪人学习实用生产技术,一面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带领苦聪人盖新房、开梯田、挖水渠、种水稻、建水池、修厕所……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苦聪人白天忙劳动,晚上学文化,观念逐渐转变,劳作意识明显增加。“少喝一斤酒,多买一斤肥”、“少在墙脚蹲,多在田间干”、“门前少空一片地,庭院多种一棚瓜”等口号日渐深入人心,苦聪山寨的面貌开始变了。
  去年,者米乡拉祜族经济总收入达到289.5万元,人均纯收入417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53%和44.8%。粮食总产量1871吨,人均有粮296公斤,分别比1999年增长31.7%和29.3%。年末生猪存栏1896头,肥猪出栏998头。
  临别时,记者一边拍照,一边半开玩笑地问普中:“现在你们还愿意再回深山老林去生活吗?”他坚定地回答:“不会回去了。共产党是我们的大恩人,感谢政府让苦聪人过上了好日子!现在我们有饭吃、有水喝、有学上,可以定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