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发展先进生产力探索治水新思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06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发展先进生产力探索治水新思路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
  ●水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必须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深化和创新治水理论,使我国的治水实践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水利工作做得好不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满足人民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
  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实施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战略的新时期,水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首先,水资源是国家的基础自然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和使用效率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重要体现。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我国主要江河的防洪减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建成了一大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水利已逐步从农业的命脉发展成为工业的命脉、城市的命脉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命脉。
  其次,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三大水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去年和今年的大旱,使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缺水局面,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90年代的10年中有6年发生大水,每年洪涝灾害都造成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1998年大水以后,中央和地方加大了防洪投入,重点堤防的工程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江河的防洪工程系统还没有达到已经审批的规划标准。洪水灾害仍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水环境恶化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国水体水质总体上呈现恶化趋势。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606亿立方米,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全国地下水年超采量达92亿立方米,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水利建设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水资源问题是我们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无论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还是从城市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需要看,都给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
  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土地辽阔,水资源稀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水土流失是西部地区头号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极为重要的内容。
  我们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从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下大力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通过兴水利、除水害,保障和促进我国的生产力发展。
  实践呼唤治水理论创新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水利上,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正是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水利部党组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总结治水经验、深入分析宏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坚持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必须转变对水的认识,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节制的索取转变为按自然规律办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转变为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统筹解决各种水问题。一方面,水利发展目标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相结合,水利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条件;另一方面,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布局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根据水资源状况确定产业结构和发展规模,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满足经济用水、生活用水的需要,也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注意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科学用水。
  第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不论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还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不论枯水年,还是丰水年,不论农业还是工业,都要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措施来抓,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四,积极探索水权、水市场理论,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发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逐步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实行水权有偿转让,推动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向高效率、高效益方向流动。
  第五,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流域管理体制。同时,对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地下水回灌等涉水事务,也必须统筹考虑,积极研究和推进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体制。
  水利要为满足人民需求服务
  江泽民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水利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衡量我们的水利工作做得好不好,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在水利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的需求。
  一是饮水安全需求。到去年年底全国还有24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没有解决,其中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和老少边穷地区。解决好这些人民群众的喝水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因地制宜地制订方案,多渠道筹集资金,层层落实责任制。要下最大决心,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全国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二是防洪安全需求。下一步要继续以堤防为基础,枢纽工程为骨干,蓄滞洪区为保障,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建设防汛指挥系统,确保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是粮食生产用水需求。在我国现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下,实现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必须做到在农业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通过节水解决新增粮食产量所需灌溉水量。我们要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
  四是经济发展用水需求。水利必须努力保证城市的供水安全,在水的量和质上不断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要厉行节约用水,加强需水管理,努力多渠道开辟水源,科学配置水资源。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黄淮海地区缺水严重,今后仅靠本地区开源节流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实施跨流域调水势在必行。
  五是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必须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重点保护好饮用水源,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安全。要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我们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国的水利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