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0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通信

为什么说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列谈(八)
唐方裕
  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早在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历来是我们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最高标准。80年来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关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的重要论断,正是从我们党80年奋斗实践中得出的一个真理。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得到了实惠。同时,改革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又必然带来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同时,必然产生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特殊利益及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包括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比过去复杂了,而且不少利益关系和矛盾交织在一起,处理起来难度很大。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有责任也必须处理好这些利益关系。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该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过去20多年我们党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这样做。
  但是,在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讲最大多数人,最基本的就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我们讲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最大多数人特别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当今中国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都要努力使最大多数人,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这一条做好了,就能赢得人心,赢得全局,使改革和建设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能不能使我们的政策措施和各项工作在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同时,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最大多数群众是否赞成、是否受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依据,自觉做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忠实代表,真心诚意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