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昭觉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6-06
第6版()
专栏:读者来信专页

昭觉将会变得更加美丽编辑同志:
近几年来,西康昭觉(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的变化很大。
五年以前,这里只有几户人家,真是“四门可对话,一灯照全城”。从一九五二年、一九五三年起,这里先后出现了许多新房子,从西门外直到近山脚约二里的地区,一幢幢崭新的房屋,已经成为热闹的市区。许多穿着各种花边衣裙的彝胞,拥挤在贸易公司和合作社的门前,卖出自己的皮张、药材和鸡蛋等产品,买回他们所需要的布、盐、农具等东西。
昭觉的变化是很快的,这个变化反映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
几年来,党对民族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十分重视。到一九五四年九月止,昭觉全县共有彝族干部二百十二人,其中半数以上是各级领导人员,有六十多人是在各种学校培养出来的。全县先后到西昌民族干部学校学习的彝族青年共有二百八十七人。几年来,县里的各项工作都在人民代表会上进行讨论和协商;一九五四年,古尼拉打的代表在自治区人民代表会议上说:“人民政府有事就来征求你的意见,问你同意不同意,这句话很值钱。”这是彝族人民在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利以后给人民政府工作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彝族干部的觉悟程度和工作能力大大提高了,他们表示:必须虚心向汉族干部学习,学习党的政策和工作方法。就是参加政府工作的上层人物,也感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自己所担负的工作。
人民政府无偿地发放铁质农具,推动了彝族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昭觉县自从一九五三年开始发放无偿铁质农具以来,到一九五四年九月十八日止已发到群众手里的各种铁质农具共有五万二千四百三十七件,平均每户分得两件多。彝胞们在得到新的合意的农具后,十分兴奋。附城区外北乡倮倮觉村的比母日土领到一个铧口后,喜欢得跳起来,他说:“我从十八岁的时候,就想着要买一个铧口,但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愿望并没有实现;直到解放了,共产党来了,人民政府发给了我想望的东西!现在我有生产的本钱了,一定好好地生产,报答毛主席。”附城区城南乡叔马姑村的彝胞有的已学会使用新式步犁和喷雾器了。城北乡约火觉村的郎都勒则采用了先进的耕作方法,改撒播为点播,进行了中耕除草和施用骨灰肥等。一九五三年的莜子每亩得到五百斤的丰产,被评选为西康省特等农业劳动模范。解放沟区滥坝乡在解放前每年普遍缺六、七个月粮,现在只要不受灾害,每户都不缺了。
生产上的改革,那怕就是微小的,都会给人民带来很大的利益。这里让我们引用一个具体材料来说明彝胞生活的变化吧!
在竹核区的耳姑乡,聚居着三百九十三户彝胞,这里产水稻、苞谷、洋芋、莜子和蔬菜,也产苎麻、蜡虫等经济作物,山坡上能放牧羊群。妇女们在农闲或农业劳动之暇,兼织麻布、毛布和捍披毡,在蒋介石反动派统治的时代,他们长时期在贫困落后的状态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五十多岁的曲木哈勒一家四口人,只有两件破旧不能使用的农具,每年四月以后到新粮收上来以前就没有粮食吃了,全家穿不起棉布衣服,只他本人有布裤子一条,在出门作客时才穿一下,回家后又赶忙换穿麻布裤。解放后,曲木哈勒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启发教育和领导下,积极认真地努力生产,被评选为劳动模范,政府奖给他一头耕牛,他自己又买了一头;人民政府又先后贷放了铁质农具,他现在已有各种大小农具十件了,全家也能穿上棉布衣服了。
像曲木哈勒这样改善了生活的人,只不过是千万个彝胞中的一个。从昭觉的改变使我深深感到祖国的面貌时刻在变化着。几年以后,昭觉将会变得更加美丽可爱。 草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