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按现在的防治速度,全国需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要近半个世纪才能得到初步治理——水土保持不松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3
第5版(国民经济)
专栏:经济时评

  按现在的防治速度,全国需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要近半个世纪才能得到初步治理——
水土保持不松劲
张毅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首位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水土保持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作出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批示,对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加快。以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为重点的全国七大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实施,10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8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得到全面加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监督执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水土保持改革不断深化,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提高。
  然而,从最近完成的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来看,全国水土流失仍然面广量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西部地区特别是风蚀地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另外,在生产建设、资源开发和城市化进程中,忽视水土保持以至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的情况也很严重。其次,水土保持工作在项目建设管理、高科技应用、投入机制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地方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有法不依的现象仍然存在。
  21世纪,我们仍有100万平方公里以水蚀为主的水土流失地区需要治理。按现在的防治速度,全国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要近半个世纪才能得到初步治理。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防治水土流失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水土保持工作须臾不可放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才能协调发展。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采取更坚决、更强有力的措施,依法保护水土资源,同时,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要坚决扭转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经济利益的倾向。破坏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