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浙江经济全线上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5
第1版(要闻)
专栏:

浙江经济全线上扬
本报记者袁亚平
  今年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减缓的大环境下,浙江省各项经济指标全线上扬:国内生产总值为313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高起点上的高质量增长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15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7%,工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2%。工业经济呈现效益增幅大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大于生产增幅的良好运行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0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39.4%,上升之快为近年来少见。
  浙江省委去年确定经济发展的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果然亮色一片:
  浙江的农业结构调整进入加速期,今年全省春粮、早稻播种面积大幅度调减,花卉、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分别增长55.1%、19%、15.1%,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今年上半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93.93亿元,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
  作为率先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省份,浙江“订单粮食”的比例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上半年全省粮食购销、加工企业与99万户农民签订了合同,订单数量高达6.4亿公斤。全省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启动,粮食总成交量已达11亿公斤,其中省外粮源占80%以上。由此,浙江农村大量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目前全省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已下降到总人口的48.9%。今年上半年,全省有150万户农户流转出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78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11.53%。
  目前浙江全省私营企业已达18.53万户,个体私营经济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了高速增长势头。今年上半年,全省个私企业总产值达2749.71亿元,销售总额达2246.66亿元。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涉足前沿科技。
  “三驾马车”快速拉动经济
  “投资、出口、消费”被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浙江全省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温州电厂二期、珊溪水电站等一批省电力重点建设项目,赶在今年盛夏用电高峰前建成并投入运行。甬台温高速公路一些路段、金丽温高速公路一些路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北段一期等重点工程都已基本完成,全省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首次跃居全国第一位。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977亿元。
  浙江固定资产投资连续第三年在高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增长,这其中既有政府政策性效应的作用,也有投资环境改善和市场变化使民间和企业投资得到启动的因素。
  今年上半年,在浙江省年销售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中,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比重已达80%。
  记者在绍兴县采访时,得知这个县今年上半年实现自营出口4亿美元,同比增长81%,增幅居全省第一。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外贸出口106.7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8%,增幅居全国沿海主要省市首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个百分点。
  浙江是个经济外向度较高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去年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全省积极推进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制造业和专业市场向境外拓展。截至今年6月底,省里已累计批准在9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774家,涉及建筑工程、机械、电子、纺织、化工、通信、农业开发等10多个领域,成为扩大外贸出口的新途径。
  消费的稳定增长,成为促进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假日消费、旅游消费日趋红火,房子、汽车等消费势头看好。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3711万人次,旅游创汇2.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78亿元。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52.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4.1%,城镇居民个人购买房产的热度不断上升。轿车也越来越多地开进了城乡居民的家庭。钱塘江畔的萧山区宁围镇,私人拥有轿车已超过300辆,平均每50户农家便有一辆。
  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社会进步、人民富裕。今年上半年,浙江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记者最关注的是这3个数字:财政总收入为41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88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2749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