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8
第6版(大地·评论)
专栏:文艺点评

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
张学昕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文学和文学批评呈现出多样化的丰富而复杂的格局。从整体上讲,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都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健康而健全的批评才能支持或引导健康而健全的创作,也才能推动文学的真正繁荣。但是,相对于创作的活跃而言,批评还是表现出被动和乏力、低迷与困窘。
  如何更好地完善文学批评的内在机制,为当代文学的再度振兴充分发挥批评的力量和作用?我认为,当前文学批评的关键并不在于采用什么具体的批评方法,重要的在于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态度,具体说就是,如何确立当代文学批评的精神内质,如何确立文学批评的当代立场。这是文学创作与批评走向健康与阳光的关键所在。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之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精神。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创作与批评越来越远离于对我们民族自己的鲜活生活的体验,因此文学创作和批评也就表现出脱离人民和当代现实的倾向。我们强调,文学批评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当代文化品格。尤其是针对近年西方文化、西方文学强势话语对民族文化的遮蔽与侵蚀,我们的批评更应该具有坚定的文化批判精神、文化自主精神,我们民族的时代精神,一句话,我们要建立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
  提升民族自尊,消除西方“全球化”文学话语的强势侵袭,以富于民族自身个性的文学与其他外来文学平等对话,避免中国文学殖民性格的生成、重新确认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文化个性是作家、批评家的崇高历史使命。毫不隐讳地说,近些年许多批评家的精神向度和文学立场发生了严重倾斜,拾人牙慧地对包括所谓新
  批评、接受美学、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后殖民思潮等在内的理论统统拿来,偏执一端地以此建构所谓体系。其结果只能是造成了我们民族文化、文学批评观念与西方文学背景下产生的批评理念的严重错位。可以说,丧失民族立场就等于丧失了文学的生命。我们的批评家应站在自己民族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在批评活动中表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特别是要既有坚定的民族意识,又有博大的人道情怀,并在文学批评中努力摆脱工商业文明强力冲击下的农业文化自卑、自闭、自大的心态,对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民族文学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强调当代文学批评的民族立场,不仅涉及文学批评观念的不断更新,还关涉到批评家知识结构、精神结构的重建问题。文学批评是审美意识形态,我们在呼唤和倡导具有民族独创性文学作品形成当代文学主流的同时,还要踏踏实实地从事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性文学批评。既有政治视角、文化视角的批评,也有社会视角、心理视角的评论,准确地、及时地、符合艺术规律和合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阐释文学与现实的正确的审美关系。在重视批评的民族精神力量和反对话语霸权的前提下,多种批评方式、多种批评形态要积极形成合力,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文化思潮和文化格局使文学批评执着地探索有民族性和开放性的批评话语,为推动当代文艺的发展、振兴民族精神、振兴中国文学精神,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才是当代文学批评所应提倡和坚持的立场和出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