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走下高高的兴安岭——访禁猎五年后的鄂伦春猎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1-08-19
第3版(地方新闻)
专栏:

走下高高的兴安岭
——访禁猎五年后的鄂伦春猎民
本报记者孟辉
  “山之骄子”———人们这样称呼鄂伦春人,大小兴安岭的高山密林处处都留下他们矫健的身影。1996年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宣布禁猎后,2000多鄂伦春猎民主动放弃了狩猎生产方式。如今,猎户靠什么过活?他们的生活又怎么样了?
  夏季,大兴安岭绿意葱茏,沿着一条起伏不平的砂石路,记者走进了托扎敏乡白色柱的家。44岁的白色柱是鄂伦春族颇有名气的“莫日根”(好猎手),一次捕获近万元猎物的事迹至今仍为族人津津乐道。谈到半辈子打猎,晚年开始务农的经历,老白颇多感慨:“林子越来越稀,动物越来越少,再不改变生活方式,鄂伦春就没有出路了!”
  留日归来的旗长孟松林告诉记者,鄂伦春7个猎民村散布在大兴安岭的山壑中,由于山路崎岖、信息闭塞,1996年猎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1300元。1991年鄂伦春的林业就陷入了“两危”(资源危机和企业危困)之中,弃猎务农势在必行。
  1996年,白色柱带头包下了600亩地,在乡技术员的指导下,他早出晚归,心思全放在地里。1998年,娴熟地掌握了现代化农耕技术的他用汗水换来了大丰收:一年种地的纯收入达到6万多元。种田致富的白色柱成了鄂伦春猎民的模范,整个猎村都沸腾了!5年下来,鄂伦春旗7个猎民村,村村有种粮大户、年年出产粮状元,何排山、阿普顺、塔如梅……种粮大户的名字排成了行,农业生产给鄂伦春人注入了新的活力。
  禁猎后,为帮助鄂伦春猎民转产,各级政府5年共向猎区发放猎民补助147.73万元,禁猎补助24.6万元。同时,旗科委等部门深入猎区先后举办了317期培训班,教授养猪、养羊等各类实用技术,扶持猎民科技种田致富,目前已有1.37万人次受训。
  5年间,这个旗投入资金2亿多元,发展猎区的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最偏远的猎村也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如今,千里眼(电视)、顺风耳(电话)和长明灯(电灯)新“三件宝”早已取代了猎枪、快马与狍皮被的旧“三件宝”,年轻的猎民还用上了手机。
  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世代不言商、耻言利的鄂伦春人的思想逐渐活跃起来。在诺敏镇,记者看到鄂伦春妇女在向请来的“辣椒大王”冯庆红学习瓜果栽培技术;在乌鲁布铁镇,4户猎民办起了家庭养鸡场,720只肉鸡一次性投入市场,人均获利1400元。旗里的矿泉水公司打着大兴安岭“天然净土”的牌子,生产的“夏日”牌矿泉水远销广州、上海等地……
  从单一的小麦种植到现在的粮经并举、多种经营,鄂伦春人富起来了。去年,全旗猎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比1996年增长88.3%。随着禁猎和天保工程的启动,鄂伦春旗加大了生态建设的力度,仅今年就退耕还林25万亩。一位鄂伦春老人欣喜地说,在山林里又能看见狍子、雪兔跑来跑去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